20逆順兩難全(1 / 3)

\t

\t人還是那個人,如今的古華有何分別?無非是按佛道戒律來自我約束,修心養性,誰也沒有也不會要求你那樣作。

\t小時的古華食不得肉類,高中時適應過來,如今又主動戒葷,然在俗世公門公幹,寸步難行。戒葷從峽關到桑元,堅持不下去了。與菊清分手後,同行劉老師給他搭紅線,那一頭搭在了自已隔房妹妹身上。

\t既有成家之念,踏進女方家裏,你能說我乃佛門居士,戒肉類,吵菜不能用豬油嗎?豈不讓女家頓時傻眼鬧笑話?社會的進步,農家普遍以食萊油為輔豬油為主了,眾生以殺生食肉食其油以為天經地義,實則不然啊!不過,古華出門隨意,在家依然素食。但結了婚呢?隨便一個愛人便能說服她嗎?

\t她叫文梅,既是劉老師隔房妹那肯定名叫劉文梅。文化低但個子高,小學畢業,一米七,距職中四十裏。

\t秋收時令,文梅背著包穀棒子回到家,見隔房哥哥帶來位客人。

\t“哥哥,稀客!”文梅見禮。劉老師回禮道:“妹妹,你在忙,這是桑元職中古華老師!”

\t母親背過客人對女兒文梅說:“是來提親的!”

\t文梅憑著女性賢淑的眼光,一見之下便覺古華是那樣的可愛,哪還在意人家個矮?個矮文化高。劉老師考慮的恐怕就是長短互補親事可成。但古華一見之下卻無感覺,雖然他不在乎身份。文梅長相不令人討厭但也不令人陶醉。

\t文梅幫母親做飯。一股濃烈的煎豬油味古華特別敏感,直要嘔吐,久食素油,這又首次聞豬油味,十分不習慣仍會習慣的。

\t飯後告辭時,文梅送客說:“哥,逢星期來耍嘛!”分明是說給古華聽的。

\t又一周末。

\t古華想說服自已,戰勝自已,改變對文梅的心理,還是再去找找感覺吧!第二個周末再去文梅家。說得容易,四十餘裏山路!

\t文梅在地裏拔黃豆,古華便去幫手,卻無話說,拔豆就是拔豆。那是文化的差別,性情相同,有錘無鑼碰不出響聲。或許,那是一種沉默,一種的溫馨感。

\t這次古華依然未找回感覺。卻也沒斷然表態。

\t一個月後,文梅梳洗一番準備去桑元職中。

\t象世上大多數女性一樣,文梅隨著成長能夠勞動自立但這遠遠不夠,還得去尋求人生依偎抑或天倫之趣矣。

\t古華當然如客接待。

\t下午休息,古華打乒乓球,文梅坐在旁邊打毛衣,不時看一眼古華的動作。

\t“嘖嘖,你看古華那小兩口,”旁邊的老師羨慕地耳語,“好一付溫馨的畫麵!”

\t然而這溫情的畫麵未被古華珍惜。

\t文梅既來是有思想準備的。夜裏主動收拾好床鋪,先行睡下道:“改完作業早點來睡。”那意思傻瓜也明白。從來被動的古華總也在動。溫柔的渴望像海潮尋找著沙灘,要把你淹沒!

\t然而古華在一卻無法再二,試試更無法再三了!文梅據幾次的比較,卻理解為:“你…….看不起我。”古華道:“不,文梅,你不懂,我……我好像出了問題,可能負不起婚姻的責任。”

\t一連三夜皆如此,屢起屢萎。文梅並未在意,或許她真的不懂,或許純愛至深。

\t文梅走時古華送一程。文梅說:“你家遠,過年來我家吧!”古華說謝謝。

\t他拿女子作實驗方知自身出了問題,一但實驗卻會傷感情,但不實驗又如何得知呢?道德與事理往往是矛盾的。

\t文梅走後,古華漫步獨自上了小山峁。

\t視野被四麵大山阻擋,隻能見農家、小河、對麵不長的街市。思緒翻飛。巍巍青山無語。

\t我這是怎麼啦?為何自菊清後陡然變化?似乎在告訴你,你此生婚緣自菊清了結!

\t性能力是維係婚姻的本質,戒腥葷乃佛道與凡俗的區別,順則凡,逆則仙,世界的來龍去脈如此,世人的一切喜怒哀樂皆與逆道之理南轅北轍。他仔細思量,覺得性衰有雙重原因,一則多年病磨身體虧損,二則確與心趨佛境有關。

\t何去何從?他不甘心。時爾忽覺情欲之事齷齪,大多數時間這感覺又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對愛情的希冀,除了齷齪,人還有情嘛!就在這逆順二者的撕扯中受著不可調合的心靈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