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情哥哥(1 / 2)

\t

\t

\t菊清領著英語班一個王姓同學來峽關耍,這已是第二次了。古華醋意起:“哼!”

\t菊清說:“我們是正常的同學關係,認的哥哥。”古華怫然道:“先是哥哥,後就會成為情哥哥,既如此,我看就沒必要小題大作吧!”

\t古華還發現,廟鄉初級中學有一個教師,名叫古明,與菊清很談得來,古明善於瞎謅胡扯,每每能煽得菊清哈哈連天,而他古華與菊清就沒有這種效應,看來性格迥然不同。哼,竟然也姓古!

\t菊清與王姓同學走後,古華進區醫院。“你怎麼啦?”何應標見古華來抓藥,問道。他與古華等是一夥文學青年。古華苦笑道:“我這部機器多年出了故障,實在應該修理一下了。”

\t何應標笑道:“七情所傷吧?你倆現在關係怎樣?我好像發現……有些話不好說。”

\t古華聽出了弦外音,有點兒不安:“你有什麼見聞嗎?是雙雙過街,還是月下私語?”

\t“隻怕是海未枯,石未爛,姑娘的心已變,夥計,莫衝動!”

\t他不衝動,但心情能平靜嗎?

\t初戀的朦朧已散去,漸漸顯山露水,便是本色的碰撞。

\t提一付藥,泛一路心事。

\t那付藥能治心病嗎?

\t為什麼,熟悉了的事物就沒了風景?喜新厭舊似乎是人的天性世界的本來屬性,但大多數婚姻吵吵鬧鬧也是一生,而他們大都是平凡人。是他們坦然看得開?但至死不二的人世愛情故事是否叫心胸狹窄看不開呢卻被世代傳頌!唉,難說清的紅塵是與非,成就了千古名言“難得糊塗”。

\t多想對外傾泄心湖波濤,卻無泄洪處。搜索生活天地中可傾吐之人,也僅僅冒出了個何應標,他也勉強得很,何應標給古華注入的刺激信息,卻使古華產生了由此及彼地思索,往往一件事還未發生或正在發生,他己想到了許多。

\t秋後,菊清英語班畢業。正逢周末,古華再續兩天假就要進城。不過,是去接菊清或是去縣醫院查病?心情莫棱兩可。多次地感情別扭,弄得他有些心灰意懶了,是否趁熱打鐵的婚戀好呢?免得把感情拖得疲憊不堪。

\t古華上完課才出發,班車可不等你普通人。高一學生張代軍也要進城,師生二人結伴步行。人類因生存而養成勤勞的美德,又因苦而生惰性,有車的時代到山區,人們便寧願候車,誰還看得起在盤山道上長途踽踽獨行者?張代軍說:“古老師,這麼遠,你走路行嗎?看你鞋子尖就破了,當老師還恁門地樸素,買雙新的嘛!”

\t古華道:“唉,常常生活費都成了負數,不好意思言傳,艱苦成習慣了吧,沒有公路的時代,從高中到大學,常常步行翻山一百二十多裏,勝似閑庭信步。上前年高考,我校考生正要出發,突起狂風暴雨,雷電交加,帶隊的老師怯了陣,不願吃爬涉之苦,周校長看中了我,令我去帶隊,我臨危受命,衝進雷雨中,終於在洪水斷路之前帶領考生趕到城裏。那次進城帶錢有限,又資助一個貧困考生食宿,回校已身無分文,還是周校長破例叫財務上借給了我二十元錢回家過暑假。”

\t師生二人一路閑聊,爬至快到星子山頂埡口,在拐彎處小憩。古華拿出餅幹,二人食之,給人體這輛“自行車”加油。張代軍邊吃邊望,道:“古老師,你看這幾個山頭哪一個高?”

\t古華還未回答,忽見拐彎處上來一個行者及時接嘴道:“這山望到那山高!”

\t嗯?回答得秒!古華不由得打量起來人:農民,三十歲下,出色,,能幹。古華受到感染,也隨和的說:“同路的人,坐下歇會兒吧,你也進城嗎?”

\t那人尋地坐下,道:“趁收割結束空閑,進城買水輪泵皮帶。”又望了望山坡,道:“哎,雞蛋黃花開上山了,莊稼人也該歇口氣了!”

\t這賦有詩意的語言,古華又是一驚,不由問道:“你是什麼文化程度?”

\t莊稼人說:“慚愧,讀到初一就流產了。你好像不是個挖地的。”

\t張代軍說:“他是我高中數學老師,有點名氣呢。”

\t莊稼人說:“有的人活在就出名,有的人死了才出名,活在出名是大人,死了出名是小人,有的人死就死在點子上。”

\t古華大驚。這人別看是莊稼人,不簡單。心中歎道,大山喲,你隱藏著多少無名的能人!

\t於是三人同伴,翻山而下……

\t去不去找菊清呢?古華猶豫不決。街口上,一英語班女學員迎麵而來,想想還是托女學員帶十元錢給菊清。“古老師,你不去找衛菊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