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古發住院,無家人服侍,他還能自己做飯。這天中午,忽見古華到來,還帶了個高中同學,名叫唐碧銀。
\t古發見親人到來,未曾開口,已泣不成聲:“兄弟,我可能……活不久了,你還……來看我。”聲調包含著對人生的眷戀與絕望。
\t這一聲兄弟,叫得古華也鼻子發酸,古發是動了真情,需知,古家平日從沒有過兄弟、妹妹這樣親切的稱呼。古華說:“大哥,我買了四個碗兒糕,你吃。”古發說:“爹常沒錢給你,你哪來的閑錢,還給我買吃的。”古華說:“我從學校回來,專門來看你,你好好將息,我還要回家,帶同學耍。”
\t“兄弟,好好……讀書”。古發說著又動了情,喉嚨發硬,言不成聲。
\t三個月後,古發死了,活了三十六歲。
\t古華上山的這條路,那是兒時下山上學的路。興許弟兄姊妹太多,興許父母根本就無百姓愛幺兒的概念,小古華這個老九老幺並未得到特殊寵愛。自小學五年級開始,回到山上就自備柴火,背上米、油下山去學堂住學。自巳做飯,灶是幾塊石頭壘成。
\t那一次背上生活下山路過溫家,兩條狗懷著對生人的排異天性撲來,小古華本能地用左手去擋,人類雖是智能動物也有不及動物的弱點,常人哪有狗的動作快?一條狗順勢咬住了他左手,咬穿了虎口。另一條狗扯翻了背簍。主人跑來趕開狗,趕緊賠不是,找土方包紮。
\t小古華本來怕狗,從此繞道而行,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狗。
\t路過溫家,狗又叫了。古華說:“就是這家!”唐碧銀拿上兩塊石頭笑說道:“砸死它,我給你報仇!”
\t古華笑道:“那狗早就老死了,此狗非彼狗也!”下意識看看左手虎口兩麵,如今早沒了咬穿的痕跡。
\t生產隊正在古家下麵灣溝修造水平梯地,古華知道,這是響應毛主席號召“農學大寨”,減小山區坡地水土流失。他觀望著那勞動場麵,越看越覺得不對勁,他在想,楊榮貴放電影時總要先放幻燈宣傳片,那幻燈片上不是說“砌石坎梯地,確保質量”嗎?怎
麼實際操作卻大大走樣呢?你看他們專挑容易的肥地下手,用土塊砌坎,這樣省事,無需鋼釺、炸藥,有人一天就能刨出一個皮帶式梯地,或斷溝造田,原有的自然水溝都不要,漫說主動修排水溝?果真在與天鬥,逆天而行。遠觀確有“層層梯田滿山坡”的壯觀,卻似兒童積木,冬春修成,當年夏天就過不了關,暴雨山洪如梳,頓時麵目全非,反倒對肥沃土地是一種破壞。工分掙得多,糧食靠什麼取得?
\t
古華忍不住扯起嗓子喊:“你們搞那活路啊,敷衍了事,把哪個整到了嘛?你們哪是在學大寨嘛!”
\t隊長聽到古華喊聲,大聲說:“娃兒哎,你膽子好大喲,我們就不敢說哇,上頭要我們完成多少多少畝,完不成要挨整呢!”
\t事實正如古華所預見,不到兩年,山河的豆腐渣梯地工程就蕩然無存。
\t他還能說什麼呢?他用未涉世的心靈去看待成年社會,希望社會如課本上說的一樣真實。回校後,古華在悄悄地在寫稿,他要向報紙反映農業學大寨弄虛作假問題。據說投稿要把信封剪個三角口。稿件寄出,泥牛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