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童年佚事(1 / 3)

\t“呃哇——呃哇……!”哭,他一出世,就接上了天地間那一口氣。五十年代初期,正冬的黎明前,天降大雪,一對雙胞胎爭搶著時空隧道出世了!

\t哭,人出生為什麼是哭著來到這個世間而不是笑著而來,那哭聲意味著什麼?

\t屋後窗外風嘯聲鬼哭狼嚎,唐氏近乎昏迷,連連說:“快,有鬼,快拿火槍打一槍!”人類的歡欲之果,母親生產如同小死一次。古春玉趕緊拿出火槍放了一響。

\t眾多子女,生活艱難。古玉春夫婦覺得實在太多了。人類的性行為很大程度不是為了傳宗接代。

\t三天後,古春玉抱起先出世的嬰兒,走向左側山梁樹林背後岩窩,放下了嬰兒。

\t或許,你本不該來到這個世界,從哪來到哪去吧!

\t撕拉拉地哭聲,強烈抗議,既來之則安之,為何又把我拋棄?

\t古玉春拋棄嬰兒回到家,總覺得聽到棄嬰的哭聲,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t他媽,這娃好像甩不得,好像天都在怪我!”說著一路快跑,返轉左山梁,將嬰兒抱回。

\t棄嬰取乳名富貴,書名古華。唐氏說:“實在養活不起,還是送一個出去吧,富貴再莫送人了。”

\t八天後,後出生的送給了大堂灣葛家,葛家養了一段時日,難生愛意,又將幼兒送給麻柳灘王家媳婦。

\t夏天,王家媳上社裏勞動,將幼兒用雞籠扣住,裏麵放一碗飯,任其抓食。放工回來見幼兒髒了,一瓢冷水照雞籠潑下去,算是給幼兒洗澡。幼兒漸漸枯瘦如柴。

\t“去把他抱來吧,那養法還得了?”大隊會計張之校夫婦商量說。夫婦倆不知哪個生育功能有故障,生一個壞一個,直到壯年膝下無子。

\t幼兒換了養父母,夫婦倆悉心調理幼兒,幼兒逐漸枯木返青,取名張倫玉。

\t張倫玉家在楮河邊,初一與古華同班,二人已知身世,自然親切。“哥,去我家吧!”

\t古華也就成了弟弟家門的常客,兩家亦成了親戚。

\t張倫玉沒上幾個月,就輟學了。

\t“倫玉,你咋不上學了?”古華去問弟弟。倫玉說:“我不想上了,爸爸叫我接他大隊會計的班。哥哥,你還是常來喲!”

\t雙胞胎的相貌相同,往往混淆不清,但不等於造化相同。但倫玉的長相漸漸酷似其養父,長嘴厚唇,比不得古華俊秀。天生一人,各有一路,人生征途上,這對雙胞胎的命運、慧根、性格有著天壤之別。三經轉養的弟弟並無大出息,一生相拌泥土。

\t古家忙裏人少忙外人多,在家的小古華與三哥兒長壽打鬧,弟弟弄傷了哥哥的肘關節。李玉春放工回來,長壽哭泣著向父親告狀。古玉春拿根竹條子抽打小古華,一麵教訓,小古華可沒那麼乖,找根樹條與父親對打起來。父親停手他才停手。

\t他生來隻挨過這一次打,他的自尊心天性接受不了來自他人即或是父親的傷害。

\t童年就能與父親對打,人說,人看積小,馬看蹄小,長大後的古華是否忤孽之徒呢?成長路上的古華將說明良善與孝敬才是他的天性。不過,倔強的自尊心卻一直延續,本性難改。

\t古家後生隻剩下最小的古華、古菊上學了。

\t“古菊,古華!你倆上黑板聽寫生字!“張菊英老師點名。她是山外平川進口的老師。本地缺文化人。萬變不離其宗,她的口音山裏娃免強聽得懂,日久習慣。

\t張老師報出了五個生字,小古華隻寫得出三個,張老師扳起麵孔道:“寫不到?轉過身來麵向同學們站起!”。

\t罰站。眾目睽暌,小古華自尊心受不了,轉身就寫起來,古菊見弟弟寫什麼她也照抄。張老師一看,姐弟倆寫的是:

\t“張老師不好,張老師最不好。”

\t童心無忌,天真得世間少有。成年的女教師自尊心也受不了,當場就嘔哭了,抹一把眼淚跑出教室,去給公社文書唐登瑞告狀。

\t唐登瑞是古家後生認叫的舅舅,把姐弟倆叫去批評,小古華認了錯,張老師心理才得以平衡。

\t母親唐氏給小古華作了雙繡花鞋,說:“呐,穿上去學堂!新鞋喲!”小古華又哭又鬧起來:“我是男的,繡花鞋是女子穿的,我不要我不要!”

\t唐氏無奈,就拿出小古華的黑墨水把花抹掉。小古華其實很通情達理,就這麼改變一下心理己滿足,穿上就下山了。”

\t小古華不是很愛唱歌,但他有一副天生的歌喉,地道的童音,清脆高越,但他對自己有這種天賦渾然不覺,旁人卻明白,學校因此選派小古華去縣城劇團學樣板戲;公社幹部見到小古華,總要他唱一首歌聽聽,他張口就唱。

\t校長張金旭聽到小古華又在為公社幹部唱歌,走去氣呼呼的吼道:“回去!你簡直給學校丟人!”弄得公社幹部很尷尬。

\t“唱革命歌曲有啥子不對?”小古華弄不懂,與校長頂起嘴來,一直爭吵回學校。張金旭隻是說“你簡直丟人”,也不解釋個道理。

\t或許,張金旭有明言之難,或許,是他心明口鈍。

\t小古華頂撞小學校長,亦頂撞過高中數學老師,長大後的古華亦是個高中數學老師。

\t那個教室裏,數學老師講課正酣,古華在外老遠不斷地大喊:“朱二哥,你出來一下,朱二哥,你出來一下!”

\t自來的規矩、禮貌、教學的尊重,正在上課的教室能讓人隨便大喊大叫幹擾嗎?老師的修養並不能作到充耳不聞,老師作不到,學生的也不行。老師出來了,招手道:“古華,你來你來!”

\t他未料到叫他去是罰站,站在教室後麵,下課後又被叫去宿舍狠批。

\t他不能接受,與老師頂嘴大吵起來。好在那時不體罰學生,隻是鴉鵲子做窩——嘴上功夫,要是講體罰,小古華那性情,一定會與老師幹仗的,盡管他輸定了。”

\t小古華其實非常尊師重道的,並非聽不進、不接受別人反麵意見,成年後的舉動說明了這一點,更非橫蠻不通情理。

\t真的,那隻是他的性情,未發育成熟的心智所限。他吃軟不吃硬,很講究來自他人的思想工作方法。

\t“爹,人站在地球邊緣上,會不會不小心滑了腳摔死在空中?”有一天夜晚,小古華忽然停止吹嗩呐,問父親。古玉春答不出,微笑道:“你在讀書,問我?我那時隻讀《三字經》、《四書》啥的!”心道,這老幺愛刨根問底,肯定比他幾個哥有出息。還無師自通會吹嗩呐。

\t會吹嗩呐的古財常與師傅王正洪配對走期會——紅白喜事場合吹嗩呐。小古華耳濡目染,無意中就將古財會吹的十幾首曲子刻印在了心中。他再用一碗水,插入根稻穀草,吹水泡學換氣,這樣多次實驗,一下子成功,當他再用在嗩呐上時,已經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