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曆2543年9月21日,十四號丁類類地星球(人類將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分為三類,環境適宜人類生存、靈子密度三度以上,適宜修行的為甲類星球;環境適宜人類生存、靈子密度三度以下,不適宜修行的為乙類星球;經過環境改造後適宜人類生存,靈子密度三度以上,適宜人類修行的為丙類星球;經過環境改造後適宜人類生存,靈子密度三度以下,不適宜人類修行的為丁類星球)——紫陽星五號星。
這顆星球發現於地球曆2163年,這顆星球是它的恒星——紫陽星的第五行星,圍繞紫陽星公轉一周需要764.1個地球日,自轉一周需要32.6小時。
紫陽星的體積是太陽的3.2倍,與人類的發源地地球相距8.4光年。紫陽星五號星體積是地球的4.2倍,陸地麵積占星球表麵積48%,黃道角度32度6分,擁有麵積巨大的南北極冰蓋,剛被發現時,這顆星球的生物已經完成了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的進化。
紫陽星五號星並沒有太多的開發價值,因為這顆星球對靈子並沒有太大吸引力,以人類的算法來說,它的靈子密度僅為1.8度,(人類規定人類能夠開始修行的最低靈子密度為1度)在宇宙中的行星中屬於低水平星球。人類之所以開發這顆星球,將它改造成適宜普通人類生存的行星,是因為紫陽星六號星球,這顆星球與五號星球是一對雙子星,分別位於紫陽星同一軌道的兩側。
兩顆星球的基礎環境極為相似,就像孿生雙胞胎,但與五星行星不同的是,六號行星具有極高的靈子吸引力,靈子水平達到了十二度,遺憾的是,當2194年人類的超光速宇宙飛船來到這裏時,這顆星球已經產生了智慧生物,並且進入了原始崇拜階段,六位被尊稱為神靈的生物已經達到人類規定的第七級,高端武力水平不弱於地球人類。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無法快速占領這顆星球,又不甘心放棄這顆星球上的資源,所以製定了以紫陽星五號星球為跳板,徐徐圖之的同時鉗製紫陽星六號進軍宇宙的計劃。
在移民八十萬人之後,又利用人工導向優化技術培育了四億各種生物的胚胎,開始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工作。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有等到第一批胚胎培育的人類長大,地球上關於超遠距大型空間通道的研究有了突破,並且在五年時間裏火速完成了對土衛二的宇宙堡壘改造工作,直接帶著地球人類文明的大半家當遠征紫陽星六號行星。
就這樣,失去了戰略價值的紫陽星五號星就作為一個普通的丁類星球位列人類宜居星球的行列了。
到如今,這顆星球上已經有超過五十億人口生活。
季洋中學初三四班的教室裏,講台上,一個身穿教師漢服的中年男人放下手中的教鞭和做成課本模樣的初三專用教育電腦,講台下,一群十三四歲的穿著難看的藍白色校服的學生們正襟危坐。
雖然所有人在離開模擬培育艙(相當於正常人類的出生)後一年內會根據身體條件陸陸續續地植入存儲了各種資料和知識的智能芯片,但是教育依舊必不可少,一方麵是幫助他們學習吸收存儲與芯片的知識,另一方麵是為了培養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