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文武不和(2 / 2)

“秦大人,你立刻去見鎮撫使大人,把這裏的事原原本本跟鎮撫使大人說,不但要立刻奏報京城,更要往鳳陽加派人手!”

“好!我這就去!”

“等等!”

秦百戶剛走了幾步,便被呂百戶叫住了,“夏侯大人,你是想即刻啟程去風陽嗎?!”

“不錯,我正有此意。”

“此刻,咱們最缺的就是人手,秦大人手上的人咱們得借調來。”

秦百戶點了點頭,二話不說,即刻去召集人手,他留下了四十人,自己隻帶著十名屬下,乘夜而去。

呂百戶清點了秦百戶的人手,又衝夏侯尚說道:“夏侯大人,鳳陽那邊還不知道是什麼情形,這點人恐怕還不夠用啊!”

說罷,呂百戶用眼睛掃了掃闞知府,沉浸官場多年的闞知府,立刻拱手說道:“呂大人放心,我知府衙門一定全力支持幾位大人,賀捕頭?!”

“卑職在!”

賀捕頭此刻恨不得立刻回家,現在明擺著鳳陽是龍潭虎穴,不知道出了什麼亂子,連錦衣衛都緊張異常,自己一個隻會抓小毛賊的捕快,去鳳陽,那不是找不自在嗎?!可他縱是有千般不願,也不敢忤逆知府大人,除非他不想吃公門這口飯了,他無奈的單膝跪倒聽候知府大人調遣。

闞知府鄭重的說道:“賀捕頭,今日之事你也聽到了,祖皇陵的安危事關大明江山,我知府衙門不能不管,我現在修書一封,你即刻隨夏侯大人趕奔鳳陽,把我的信交給鳳陽縣令、縣丞等一應官屬,讓他們必須聽從夏侯大人調派,你記住了嗎?!”

“卑職記下了。”

一聽說知府大人要寫親筆信,賀捕頭心中安穩不少,有了知府大人的手令,去下邊辦事也能容易些,現在他隻期盼事情沒有這些位大人想的那麼麻煩。

眼見闞知府如此配合,呂百戶和夏侯尚都鬆了口氣,得到地方官的支持很重要,他們雖然表麵上說是京城上差,可到了地方上到底是人生地不熟,沒有地方官配合,做起事來難免跑冤枉路。

闞知府寫完了文書,交給了賀捕頭,眼珠一轉,心生一計,“夏侯大人,呂大人,這鳳陽不但有錦衣衛所,還有駐軍,二位大人若是需要人手,駐軍的支持不能少啊。”

呂百戶和夏侯尚對視了一眼,雖沒說話卻明白對方的意思,徽州督帥魯大人的態度十分明顯,沒有內閣的文書,這位魯大人恐怕調不動啊,難道因為這事還要再去請示?!這二人都沒拿定主意。

闞知府見呂百戶和夏侯尚在琢磨他說的話,心中便有了些小得意,這些年他與魯督帥的爭鬥已經不單單是文武不和的問題了,雖然眼下社稷多揣,天下不太平,可朝廷還是重文輕武的,不然也不能讓袁崇煥這位儒將上戰場。

既然能重用一個文人統轄武將,就會重用第二個,這是闞知府心中的一個憧憬,他可不是魯督帥所想的,隻爭歌徽州撫台而已,他要統禦徽州,甚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所以,他要讓朝廷看到他的能力。

可問題是,這位魯大人是位能人,不但治軍嚴謹,將校聽令,更結交了朝中的幾位閣老,這讓闞知府畏首畏尾,不敢輕舉妄動,如今,京城裏來了大人物,他怎麼能錯過接觸的機會?!必須把魯督帥的疏漏和自己的曆練悉數讓國師知道,無論國師還是錦衣衛指揮使,那可都是聖上身邊的人。

闞知府在一旁幻想著自己飛黃騰達一步登天的前景,那臉上竟然掛上了笑容。

呂百戶和夏侯尚可沒有功夫看闞知府的臉,他們兩個都在琢磨闞知府的話,若是時間來得及,他們一定會先去錦衣衛鎮撫司衙門,弄清楚闞知府和魯督帥的過節,然後在下定論,可此刻時間不允許,到底是把魯督帥告上京師,還是再次登門去找魯督帥攀談一番呢?!這二人很傷腦筋。

張道一在一旁聽了一知半解,雖然他不曾涉足官場,可腦子卻不笨,已經想明白了其中關節,他忽然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人,“唉,為了這差事,二位大人真是費勁了心思,我想,若是曹國忠大人在此,必會為二位大人分憂!”

‘哎呀!對呀!’

呂百戶和夏侯尚同時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