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甲神的點化(1 / 1)

忽然,金光一閃,一位金甲神突然出現,“謝道友且慢!”白無常回頭一看,驚訝道:“你是何方神聖?竟能進入我控製的夢境?”

那金甲神笑了笑,說道:“謝七爺請借一步說話。”說罷,二人背對著張老道耳語了起來。

張道一眼見又來了位神仙,也頗感意外,心想:莫非我感動了哪位神仙?臨此危難之際特來搭救於我?

他正胡思亂想之際,白無常同金甲神的談話已經結束,隻見白無常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二爺自有安排,那我就告辭了。”說罷,朝金甲神拱了拱手,離開了。

金甲神看了一眼張道一說道:“你能守廟護廟三十年,乃是功德一件,今日你更是發下了修廟的弘願,你需知: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今夜你到北穀口去誅殺一個魔頭,若能誅殺了此魔,便是一件大功德,我便助你修行!切記,切記。”說罷,金光一閃消失不見了。

“神君,神君。”

張道一焦急的呼喚著金甲神,猛的坐了起來,他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西斜的太陽,擦著汗感歎道:“原來是個夢。”

張道一剛要起身穿上他那雙破草鞋,忽然發現地上有一行字:汝當死於三日後。

張道一頓時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禁疑惑道:莫非,這都是真的?北穀口,看來我得去一趟了。

兩個時辰後,太行山北穀口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上,張道一靠在一顆歪脖樹上擦著汗,他拿出酒葫蘆準備喝口酒解渴,誰知倒了半天一滴酒也沒有,他這才發現葫蘆裏沒酒了,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翻身上了歪脖樹,靠在樹幹上乏累的睡著了。

正睡的迷迷糊糊,張道一忽然聽到有人吟誦《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張道一眯著眼睛,順著聲音看去,隻見順著破敗的小路上,由遠及近走來兩人。

為首的是個年青人,麵似冠玉,濃眉大眼,頭帶逍遙巾,身穿白布長衫,腳穿一雙黑色布鞋,手拿一把白紙扇,邊走邊搖頭晃腦的吟誦《論語》。

那年青人身後跟著一位老者,這老者一身黑布衣裳又舊又破,背上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布包,腳上的草鞋開了邊,頭發花白,胡亂的係在頭上,賊眉鼠眼,眼睛滴溜溜的亂轉。

這老者聽了年青人的話,嘿嘿一陣傻笑,頭也不回的說道:“少爺,咱非要這麼酸嗎?”

那年青人聽了老者的話一挑眉毛,用扇子敲了敲老者的頭,說道:“少囉嗦,哪個書生不是這般?”

‘嘿嘿’,那老者又是一陣傻笑,卻吐出一個字,“酸!”

‘咚’老者頭上又被書生敲了一下,卻也不見老者生氣,隻是又嘿嘿一陣笑。

這主仆二人走到樹下,天已半黑,卻正是金烏未墜玉兔初升之時,繁星閃爍,群山巍峨,涼爽的秋風伴著秋夜特有的蟲鳴聲徐徐吹來,書生看著景色頻頻點頭,不覺詩性大發,吟道:

玉兔升,金烏墜,

綠柳迎風舞,菊花滿地開,

山川共飲一壺酒,

歡樂醉千杯,

獨我山中行夜路,

前途多鬼魅,

羽扇舞,綸巾對,

鬼神付笑談,俠寇我不畏,

酒壯英雄膽,我當來一杯。

書生搖頭晃腦半天,恬不知恥的自誇道:“好文才,真是好文才。”

那老仆聽了書生的話也不反駁,又是嘿嘿一陣傻笑,露出了滿口黃牙,竟還少了一顆,笑的直漏風。

張道一看著書生自我陶醉的表情覺得牙痛,大笑了起來,說道:“好詩,好詩,公子若是有酒,我也來一杯。”

荒郊野外,又已入夜,這聲音來的突然,把那主仆二人都嚇了一跳。

那老仆到底還算是個忠心仆人,哆哆嗦嗦的擋在了自家少爺身前喝道:“什麼人?莫非是山中的哪位大王嗎?我家主人隻是個窮書生,不是什麼舉人老爺,又家道中落,並無錢財,小老兒也是個破落戶,還請大王高抬貴手!”

那書生用折扇使勁敲了一下老仆的頭,氣惱的說道:“你這蠢奴才,把自家的底細全都泄漏光了!”

“哈哈,公子莫慌,貧道這廂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