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萇真君昂首道:“晨曦初現,紫氣東來。”
此箭,“紫初”!
對著殺氣騰騰的第四箭,紫初神箭在唐皇劍君出手前破空飛出,煌煌紫氣照破層雲,勢壓千山,威能沿途暴漲,直追蓄勢完滿的第四箭!
唐皇劍君拄劍大笑:“妙哉,斯人也,方有斯箭!”
“玄鳥聖盾”的黑色巨鳥張開雙翅,迎頭撞向神箭“萬裏雲”,茫茫雲海中的箭矢如同隱藏麵容的悶雷,不見其形,隻聞齊聲,猜不出箭在何處。
但玄鳥守護之心堅若磐石,哪怕萬裏雲海橫空碾壓過來,它也要穿雲破霧,擋住魔道的害人之心!
“萬裏雲”中的箭矢本是射向“朝歌城”,但它無論如何調整,始終避不開攔路的玄鳥。那是先聖的大道,是天命在護佑“商”亞聖和他的“朝歌城”,誰都不能繞開玄鳥去攻擊聖者的後人!
與此同時,慈玄大師手中一朵淨蓮憑空綻放,他雙掌一推,淨蓮在空中越開越大,邊飛邊迎向神箭“千重山”。
“千重山”,箭出山隨,千重環繞。一支僅三尺長的黑色箭矢帶著重重大山轟隆飛來,如山神之怒,慈玄大師區區一朵蓮花要去抵擋崇山峻嶺的轟擊,正道眾人心驚膽戰,無不為蓮花捏把汗。
武昌王的“櫻花審判”發出金光閃閃的鎖鏈在空中交織成網,魔道的第三箭其色血紅,周圍無任何虛影,隻是簡簡單單的一箭,長百丈,一丈粗細,然而就是這看似普通的一箭射穿十萬裏後威能仍在增長,似乎沒有上限。武昌王當仁不讓,主動去接這威勢不斷攀升的一箭。
至於第四箭,也就是“紫初神箭”去接的那一箭,非常奇怪,箭頭隻剩一半,殘破的青色箭尖帶著古老的氣息。它連光芒都沒有,箭身滿是斑斑鏽跡,剛從地下挖出似的,還帶著泥土的痕跡。
但唐皇劍君目光全盯在第四箭上,他本想親自去接這箭,卻沒任何把握。眼下紫初神箭挺身而出,唐皇劍君雖對神箭頗為敬佩,可畢竟來者一切未知,總讓人心懷惴惴。
輝煌的“紫初神箭”冉冉升起,從下向上迎擊斑駁的鏽箭,當兩者相遇,道道紫氣洶湧而出,如龍蛇奔騰,全部纏向那青色殘箭。但青箭穩如泰山,在空中斜著緩緩壓向正道,紫氣龍蛇前赴後繼,一條條被殘破的箭尖吞噬,紫初神箭恍若未見,它本是為殉道而來。
唐皇劍君見那殘破的青色鏽箭竟壓住了紫初神箭,心頭暗驚:“此箭大有來頭!”
紫萇真君一箭發出,他負手望著破雲飛去的神箭,一道心念纏繞在箭尖,與自己的箭同赴強敵。是以紫初神箭被青色殘箭壓製時,紫萇真君的心頭同樣泰山壓頂。他在珞珈界揚威立萬,靠的就是紫初神箭有去無回的信念,射出的每一箭都有一縷心魂。
真正的箭手從來都是用生命去射箭的。這是紫萇真君得到“紫初神箭”時的想法。
咬牙擔著泰山,紫萇真君昂首挺胸,哪怕真有泰山崩於前,他照樣要以鐵肩去扛。“紫初神箭”即是他的肩膀。受到本體的鼓舞,“紫初神箭”重整旗鼓,龍蛇狂舞的紫氣悍不畏死地以身喂青色殘箭,漫天都是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殉道之心!
轟!
“玄鳥聖盾”在眾人矚目中撞上“萬裏雲”,翻滾的雲氣排山倒海,巨大的玄鳥悉數以雙翅抵擋,再大的風雨也吹不到“商”亞聖頭上。
再一聲巨響,“千重山”轟中慈玄大師的淨蓮,寸寸崩解的蓮花瓣飛舞在雲間,每一片又生出一朵淨蓮,空中彈指間生出蓮花海,倒要看看千重山能否填得滿!
而血紅的第三箭對“櫻花審判”發出的金色鎖鏈大網本不在意,誰都明白網有漏洞,根本不適合去防利箭。
武昌王手持金色櫻花權杖,第三箭距離櫻花網千丈時,他沉聲道:“天網恢恢,櫻花不漏。”
大網倒卷向血箭,瞬間扭曲成密密麻麻的金色櫻花球,徑長千丈,將血箭完全包裹在內。櫻花球中轟隆不絕,根根鎖鏈應聲斷裂,可金色櫻花無比頑強,生生不息,纏住血箭的櫻花球在空中旋轉不休,強行消弭血箭的威力。
突如其來的四箭直接打響了正魔兩道在鑒海的第一戰,魔道占據敵明我暗的優勢,又在象鼻山以逸待勞,但四箭並未瓦解正道的防禦。相反地,除了第四箭占據上風,其餘三箭並未討得便宜。
“啊——”紫萇真君仰頭大吼,紫初神箭龍蛇自爆,他的一縷心念在爆炸中歸於虛無,從來都是一副殘軀的紫萇真君何懼再損心魂。
青色殘箭在爆炸中鏽跡接連脫落,從內到外,青色殘箭本已鏽透,終於碎成一片片的殘鏽灑向平滑無波的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