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人加快速度,從裏麵又爬了出來,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潛在的潛能都爆發了出發,我們覺得我們從裏麵出來仿佛也就用了五分鍾不到的時間,但是進去至少花了二十分鍾,這也許就是通常所說的逼出來的力量吧。
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來到洞外,登上了我們隱藏在附近的機甲,我再次看了一下礦洞洞口的情況,然後啟動了通話器對他們說到:“各位,如果炮擊的話可能會造成大量的落石,必須得想辦法將落石清理到兩邊,不然這個通道就沒辦法打開了。”
蘇暖想了一下,也說道:“這樣,我建議你們這幾台有機械臂裝置的機甲負責將落石清理開,其他的機甲集中火力攻擊洞口。”
聽她這麼一說,其他人都覺得有道理,畢竟有機械臂裝置的機甲就可以像鏟車一般的快速清理掉落下的石塊,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於是蘇暖和其他幾名成員的機甲集中到了離洞口半米遠左右的地方,我們剩餘的幾台機甲都退到了洞口右側,擺好位置後,蘇暖對大家說到:“各位,瞄準洞口,開火!”
十餘台機甲一起開了火,炮彈和激光擊中了洞口,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大量的落石將洞口堵死,十秒鍾過後,攻擊停止,然後我們在右側等待的機甲一擁而上,用各自的機械臂將地麵散落的亂石堆清理到一邊,這機械臂就像是掃帚一般的好使,直接對準石堆一掃,就可以將一堆石頭掃到一邊,真沒想到機械臂除了能夠當作近戰武器之外,還有這功能。
於是我們繼續重複著這種野蠻快速的開路方式,一直推進到了離吊籃還有十多米的位置,礦洞的洞口也被我們向下傾斜30度的方式開辟出了一條路,在十多米位置的時候,一塊巨石我們怎麼也推不動了,幾台機甲的機械臂一起用力也不能將其移動開,而且還不能繼續對著這快巨石開火,一旦開火,通道就會被完全堵死,那樣就再也進不去了。
這可讓在場的人都犯了難,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組後好不容易另一位隊員提出了一個建議,在巨石的左側或者右側重新打開一條通道,繞過巨石,但是這樣一來就隻能依靠機械臂的力量去挖開前麵的路,在繞過巨石之前都不能開火,不然還是會堵死這唯一的通道。
在他的提議下,我們幾台機甲隻能堵運氣了。試了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要用機械臂清理掉落石容易,像開山稿一樣挖開石頭卻不是一件容易事,獨角仙機甲的頂部利刃插進石堆中,然後開始轉動起來,那感覺就像是攪拌機中的轉頭在對裏麵的黃豆進行攪拌的感覺,相比之下,楸行蟲機甲嘴部的兩根機械臂更好用一些,它的機械臂就像是一把大鉗子,可以準確的嵌住需要移開的石塊,這麼一來雖然速度不算快,但是至少也能繼續前進了。
也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我們終於打通了從礦洞洞口到吊籃位置的通道,但是這通道並不大,一次也隻能容一台機甲很勉強的通過,並且通道上方的石頭可能隨時都有掉落的危險,因為通道的結構被我們人為的改變了,並沒有像造房子那樣有承重牆一樣的柱子來支撐,所以此時的通道還有一定的風險存在,一旦頭頂的石頭掉落,這條通道就會重新被堵死,所以我們能夠救人的時間很有限。通道打通以後,我們商議,讓幾個人登上蘇暖的蝴蝶機甲,讓後蘇暖駕駛機甲靠近大坑中間的吊籃,打開艙門,去營救吊籃中間的成員。
於是我們留下了一部分隊員在外麵把守洞口,我和另外兩名隊員登上了蘇暖的機甲,蘇暖則操作機甲一路向前,進到了吊籃的通道,TC14一看我們打通了這條通道,立馬對著我們大聲喊到:“還有十分鍾的時間!”
蘇暖操作著蝴蝶機甲開始慢慢地像大坑中間靠近,在靠近吊籃的時候可能是由於心急,機甲側翼輕輕地撞到了吊籃,使得吊籃開始搖晃起來,不過吊籃中的人此時依然處於昏迷狀態,如果是清醒的時候,麵對這種情況都得被嚇一跳。
機甲像是消防車雲梯一樣的接進了吊籃,接近之後,我對蘇暖說:“打開右側艙門。”蘇暖按下了機甲儀表盤的一個按鈕,右側的艙門緩緩地開啟,我將頭探出去看了一下,發現離吊籃還有點距離,便讓蘇暖往後在移動一點距離,蘇暖又讓機甲往後麵退了一點,我說可以了,這個時候吊籃就在我們麵前,可是另一個問題卻來了。吊籃就隻有這麼大,裏麵慢慢蕩蕩的裝了十來個昏迷不醒的人,而且吊籃唯一的能夠打開的門好像被封死了,任憑我們怎麼拉動也沒有反應,無奈之下我們隻得讓一個體型較瘦的隊員從機甲艙門爬到吊籃中間,這名隊員也有點恐高,但是此時也顧不了這許多,他一邊朝吊籃伸出一條腿一邊對著我們說到:“你們要看著我啊,不要讓我人沒救成,自己先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