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接受了帝國的親王封號和封地,也承接了新皇能力試練任務。
接下來,他的傳奇還在延續,以前他是擊敗大陸上各種族的絕頂強者,現在變成了他擊敗獸人帝國的新獸皇。
不要忘記,任何一個獸皇都是神級強者。
在他接受新皇能力試練人物的時間裏,獸人帝國換了三個獸皇,其中兩次是朝他的封地發動試練戰爭。
第一個進攻霍利爾親王的新獸皇是看他成為神級強者的時間太短,不到百年,以為好欺負。當時的獸皇成為神級強者已有三百年時間。
這位獸皇本以為他能夠輕鬆獲勝,大部分的國民也這麼認為。
可結果讓所有大跌眼鏡,獸皇敗得一塌糊塗,不管是軍隊,還是最後的神級強者較量,都輸得沒有任何餘地可言。
第二次進攻霍利爾親王封地的是上一界獸皇。
這位獸皇和霍利爾親王是宿識,也是宿敵。他們是同一時間段的卓越人物,都是不世出的天才。這位獸皇成為神級強者用了也不過五百年時間,在獸人帝國的曆史中也是絕對的佼佼者。
隻是他出生的年月非常不湊巧,正好和光芒萬丈的霍利爾在同一時間段,結果不管在修煉上,還是在其他成就方麵,他都被霍利爾牢牢壓製。
任何時候,人們在提到獸人帝國的新一代神級強者的時候都會先說到霍利爾,然後才順帶提到他。
這讓這位出身皇族,心高氣傲的天才如何高興的起來?
這位被壓製了近千年的獸皇對霍利爾可謂是充滿了怨念,而且他在經過數百年的苦修之後覺得有戰勝霍利爾親王的能力。
於是,在他當上了獸皇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對霍利爾發動了戰爭。
可惜結果也是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獸人在千年時間換了三屆獸皇,到現在這屆已經是第四屆了,平均是兩百五十年一界。
這在獸人帝國平均七、八百年一換獸皇的平均時間來說實在是有些短,追究其主要原因,那都是因為其中兩屆獸皇進攻的對象都是霍利爾親王,而且都以慘敗告終。
失敗的獸皇的皇位是當不長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到千年的時間裏,就到了第四屆獸皇登基的原因。
可這位剛剛登基不到三十年的斯坦利獸皇卻以絕對的優勢擊敗了如日中天的霍利爾親王,這如何不讓人大吃一驚呢!
本來所有國民可都是不看好這位新皇的。
斯坦利獸皇首先在正麵戰場上用堂堂之軍擊敗了霍利爾親王號稱六個親王軍隊中最精銳、最善戰的獅狼軍團。
接著他又和霍利爾親王在萬軍矚目之下進行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最後以平手結束。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畢竟霍利爾親王成為神級強者已經有千年了,而斯坦利獸皇成為神級強者還不過兩百年,他已經展現了足夠的能力,不管是本身的實力,還是他在軍事上的才能。
獲得了國民承認尊重的斯坦利開始了他對外戰爭的征程。
首先被提上日程的是對人類國家的戰爭。
這個時候,所有和獸人帝國接壤的國家都已經知道了這位新獸皇的能力,都對斯坦利本身實力和軍事才能產生極大的擔憂。
按照獸人帝國的傳統習慣,通過了新皇能力試練的新皇都會對他周邊的其他種族國家發動戰爭。
這種傳統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時間久遠也沒有在意了,但原因是很明顯的。
新皇是為了凝聚帝國的國民的民心,同時也是轉移帝國內部矛盾的最好辦法。
凝聚民心就不用說了,對外戰爭是最能彙聚國家力量的一種辦法。而轉移國內矛盾也很好理解,一個偌大的帝國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而將士們也喜歡這個傳統是因為他們知道可以從對外戰爭中得到可能封爵的軍工和大量的戰利品和奴隸。
不管是人類國家、精靈帝國、半獸人國家等都有大量獸人渴望的人力物力。
人力可以作為奴隸為他們服務,而物力更簡單,直接能拿來享用或者幹脆賣錢。
除了每年每月都必然發生的小規模衝突和打草穀之外,獸人帝國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反而邊境上的商貿相比以往變得更加的繁榮,獸人的商人、商團進進出出的要比以往多了不少。
看起來這些斯坦利新獸皇對賺錢的興趣要比打仗的興趣大得多,這讓很多國家都鬆了一口氣。
隨著這些商人的到來,獸人帝國一片平靜的消息也隨之傳了開來。於是所有的國家都鬆懈了下來,慢慢恢複到了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