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陳丹輝說,楊秀峰也就知道,自己不肯喝酒他們也不會多拖時間,當下將周葉招到身邊,讓他代喝。
也沒有鬧酒的意緒,吃過飯也就散了。黃國友和陳丹輝也都急著離開。
第二天早,宋盼就給周葉打電話過來,約了早點之地,之後一起到省政府去。楊秀峰按時到約定點,見陳丹輝和黃國友也都看不出有什麼異樣,想來昨晚未必就獲得什麼新消息的。
吃過早點,將昨晚商定的彙報工作分派情況,陳丹輝再提了一句。他對全市總體工作進行彙報,黃國友對南方市政府方麵的工作進行彙報,而楊秀峰主要是對經開區的工作進展進行彙報。三人的彙報有不少交叉和重複的地方,但從陳丹輝想來,覺得這樣彙報才是最恰當的,能夠將每一個人的工作都讓省裏有明確的印象。
進到省府後,省長蔣國吉、副省長寧致遠同時露麵,楊秀峰事先也不知道會是這樣的,昨天見到蔣國吉也隻是討論了南方市的未來建設。三個人也就有種震撼之感,靜下來後,陳丹輝還是先將市裏近期的工作進行了彙報,之後要讓黃國友和楊秀峰彙報時,蔣國吉卻攔住了,表示南方市那邊有市委書記彙報工作後,也就不必要分方麵彙報。
蔣國吉對寧致遠說,“致遠省長,還是你來跟他們說吧。”
寧致遠之前在省裏是主抓農業的副省長,如今升為常務副省長了,楊秀峰和他接觸不多。但也知道,寧致遠是柳省本土成長起來的領導,與蔣國吉等人之間的合作,會是怎麼樣的,卻也沒有往深裏去了解。
寧致遠看著陳丹輝等人,說,“今天,省裏請三位來,也是要商討南方市的建設工作。”
五年前,楊秀峰開始和省裏有了些往來,但在省裏的人脈資源還少,主要就是走侯秘書和沈強的路子。通過沈強,在省辦公廳裏認識不少人,要辦一些工作上的事,不會給人為難。當時主要是跟在錢維揚身後,而侯秘書當初也隻是蔣國吉的秘書,抓工業經濟的建設的。隨後換屆中,蔣國吉慢慢地運做華興天下集團到柳省來,楊秀峰也因為柳市開發區的工作,慢慢地和蔣國吉那邊有了更深層次的接觸,華興天下集團也對楊秀峰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思路有著不錯的印象,使得他在一時間也就走進來蔣國吉的視野。
之後,在柳市開發區的三年奮鬥中,楊秀峰一反之前的做法,埋頭在具體工作中,除非是萬不得已的應酬,他都不會去參與,反而讓華興天下集團和蔣國吉對他完全認可了。但這三年,在省裏也就沒有擴展自己的人脈資源,隻是和田成東、周誠、侯秘書長的人往來,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深厚起來。其他的人也就所知甚少,對常務副省長寧致遠就沒有多熟悉。當然,這和他之前的工作方麵沒有什麼疊合相關。
相比較,黃國友和寧致遠就熟悉多了。南方市之前一直都是農業生產為主,又都是本土的幹部,從某種意味上說來,也就是同根同氣的人,自然更好溝通一些。來之前,楊秀峰也沒有了解到寧致遠會出現,那今後南方市那邊的工作會不會是寧致遠具體代表省裏指揮?楊秀峰是蔣國吉的人,對於省裏說來都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楊秀峰自己心裏也明確這一點。但蔣國吉卻是要他在南方市的建設工作上做出成效之後,才會正式地將他接納為自己的人吧。
見到辦公室裏的情形,蔣國吉自然不會對他有任何暗示,要是有什麼意思,會早在昨天就說出來的。隻是,寧致遠今後在工作中會給自己多少支持?這個問題對楊秀峰說來也是很重要的。寧致遠作為本土一係成長到常務副省長的高位上,肯定也是有了政治上的抉擇之後,才會有這樣的進位,否則,哪會輪到他來掌控柳省的具體建設工作?
是不是寧致遠在政治上就和蔣國吉保持一致,是要弄清楚這一點。之前在柳市開發區時,自己完全可以埋頭工作不理會那些政治上的爭鬥,但目前自己是常務副市長,就完全不同了。要是寧致遠和蔣國吉不在一條線上,今後在南方市的工作多少就會有些來至省裏的阻力吧,而自己也不可能事事都給老板去訴苦,市裏的人要是看到這樣的局麵也會有更多的依仗,和自己叫板的。
但此時卻不能夠有什麼表示,事先蔣國吉和侯秘書長都沒有提示,也沒有對南方市這邊特別交待什麼,隻有沉心下來等情況明朗起來。聽寧致遠說到是為了商討南方市的建設問題,楊秀峰也就覺得和自己之前的預計沒有什麼偏差。
三個人都不作聲,眼睛看著寧致遠表示各自都在用心地聽。楊秀峰甚至將工作筆記本都擺出來,南方市的建設工作,大體上從分工而言,是在他的名下,這樣做也不算是做作,對寧致遠說來也是一種尊重。這些細節上的事,楊秀峰一向來都很注意。
寧致遠似乎沒有留意到這些,看來三人一輪,最後看著陳丹輝說,“全省目前的大好形勢想來也不要我多介紹了,如今,南方市雖說在統計的數據上沒有落在最後,但南方市在經濟建設工作上的難度,想來你們都比我更有體會。”寧致遠不等陳丹輝等人發表什麼感概,繼續說,“基於國際國內的發展大勢,我省在經濟建設工作上,也有重大調整。首先,就是對南方市進行調整,具體怎麼操作,才能讓南方市的經濟建設潛在力量激發出來,迎頭趕上柳市等先進地區,確實要聽一聽你們幾位的意見……”
陳丹輝和黃國友雖說來之前也有一些準備的,但如今常務副省長是看著陳丹輝這個市委書記說話,回應也該由他來先說才對。但之前的準備也不算很充分的,真要擋著大家的麵侃侃而談,陳丹輝還是有些困難。南方市的總體規劃,雖說早就有了,不論是十年的規劃,還是五年的規劃,或者一年的短期規劃都有的,隻是那些材料沒有帶在身邊,而且,寧致遠已經先就說了大體方向,是要談南方市未來經濟建設方麵的工作。
一個市委書記對一個市的建設規劃不能夠脫口說出來,那也是不好交差的。總不能將主要的事情推給黃國友或楊秀峰來對答,至少要先將總體思路說出來,具體的問題再由他們來補充才是最好的。
陳丹輝知道避不開,也沒有想黃國友看過去,而是先沉思,將自己的思緒清理下,才是或,“省長、寧省長,兩位領導對南方市的關心,我代表全市幾百萬人民感謝您們。今天到省府來,聽到這樣的消息,傳回市裏去,也不知道全市會激動成什麼程度。全市上下,也都能夠體會到,柳市等先進地區在經濟建設上的大步伐,以及進行大建設帶來生活的富裕和改變。南方市也在期盼著這樣的機遇啊。”陳丹輝將這層意思表達出來,對於蔣國吉和寧致遠說來,就完全是一套空話,但這樣的話題要說,也不好評說或製止他繼續說的。
陳丹輝也知道他說這樣沒有什麼價值,可也能夠爭取到時間來進行思考。“對於市裏的建設,我們也是有規劃的。但是,要說到經濟建設工作的大踏步推動,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還有很大的局限,這些客觀原因也不是單憑這一股子勁力就能夠超越過去。這一點,國友市長是有著深刻體會的,而秀峰市長也有較全麵的了解了。和柳市相比較,南方市最難以克服的就是一個路的問題,在幾年前,我們市裏就曾為修一條好路到省裏、到京城去化緣找項目,卻一直都沒有結果。路不通,外麵難以進來,而南方市也給製約著無法出去。這是第一個難關。其次,南方市沒有什麼特別出產,僅憑那些土地的出產,說要超越目前的狀況也不是很現實的;再次,南方市一直以來財政緊,連市縣裏幹部職工的工資問題解決,都難以到位。沒有錢,要發展要進行扶持就是一句空話……”
對於這些話,說起來也是南方市的實情,陳丹輝卻是說過多次了,特別是到京城裏每年去化緣,都是按照這種套路去演說的。
稍停頓下,陳丹輝見寧致遠無意打斷他的話,又說,“雖說目前我市麵臨的困難大,但我們還是有強勁的信心在省府的指導下進行全市的大建設,困難再大,也會給克服掉跨越過去的。就目前全市的發展問題,有三個方麵的想法,也是我們市裏的工作思路,請省領導指導和批評。第一,地處閉塞之地,先要解決通路問題。也是目前最緊迫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市裏是這樣設想的:在原先公路的基礎上,將之前的雙向兩車道直接就擴寬一倍,變成雙向四車道,這樣,能夠在兩年之內,將這個問題解決。
第二,在招商引資問題上,我們目前還是有較大進展的,經開區一改麵貌,很有進取精神,已經和華興天下集團這樣的超大集團有了比較深的接觸。市裏會盡一切努力,將華興天下集團拉到南方市去投建項目。在這裏給省裏一個保證,華興天下集團不論提出什麼樣的要求來,市裏都會盡量地滿足對方的條件,以此來換取華興天下集團的入駐。”
楊秀峰聽到這句話,心裏就咯噔一下,什麼叫“不論提任何條件都會滿足對方”
?純粹就是胡扯,一點都不靠譜了。給省裏這樣彙報,能夠讓省裏聽了就高興?不過此時卻真不能夠說什麼的,當下眼觀鼻、鼻觀心地肅靜地聽著。寧致遠和蔣國吉也不表露什麼,而黃國友嘴角似乎動了動,他對楊秀峰在經開區裏和華興天下集團之前所進行的一些接觸還是有所了解的。當然,陳丹輝這樣說,那是市裏跟省裏的保證,卻不見得和華興天下集團就真正有實施。
接著,陳丹輝繼續說,“第三,在農業生產上,我們切實地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涉及麵最廣的農村,進行立體的科技化的扶持。在南方市裏,隻要廣大的農村經濟發展起來,全市的經濟也就搞活了。具體的方案,市裏也在做初步的工作……”
綜合陳丹輝所說的,確實也是解決南方市當前經濟建設落後的招法,但也將他的就思維顯露出來。楊秀峰知道南方市會修路,但修的卻是高等級公路,標準還挺高,雙向四車道,並預留了車道,建設投資過百億。對南方市今後的發展狀況,陳丹輝完全沒有料到會是怎麼樣子的。當然,如果他知道有這樣一條大路,會對南方市有多大的改變,此時說的就不一樣了吧。
陳丹輝在最後結尾時,強調了市裏在建設的規劃上,會完全服從省裏的安排。這句話自然不會為他加多少分的。等陳丹輝說過後,寧致遠沒有做什麼表示,而是將目光看向黃國友,黃國友不知道是不是要他說說。對黃國友說來也是一次機會,就算蔣國吉不一定會欣賞他,但寧致遠卻是本土成長的領導幹部,是不是和省裏其他的本地幹部有著密切的利益關係,他不知道,但想必不會對他有多少排斥的。
能夠在寧致遠和蔣國吉麵前有好的表現,今後不說會不會為自己今後的高升打基礎,至少在市裏的建設裏,自己會有更主要的作用就夠了。楊秀峰到南方市主抓經濟建設工作,但這是一個很寬泛,又是一個很狹隘的定義。可以將全市的但凡牽涉到經濟的工作都歸屬於他來抓,也可以僅僅局限在經開區裏的招商工作,這些都是省裏和市裏雙方在工作默契起來就可以的。目前想要限製楊秀峰的可能性不大,唯有自己多參與方方麵麵的工作,自然會限製到楊秀峰了。
但黃國友知道,對今天的話題似乎有些太大,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說好,而陳丹輝已經將三點擺出來,自己既要讚同陳丹輝的觀點,又要有新的吸引人耳目的說法來,一時也不容易做到。黃國友來之前也不是都沒有想過,心裏還是在兩可之間,掂量不出要怎麼樣才最適合。
寧致遠看了看黃國友,卻沒有等他說話,轉而看向楊秀峰。這讓黃國友心裏一暗,寧致遠找誰先說那是很有講究的,陳丹輝排在第一那是理所當然,但要是楊秀峰在他前麵來說話,就有些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