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陳實所知,國內的奶粉就是因為一次質量問題而大量的破產的,雖然那次事故不一定就是因為代工廠的緣故,但是至少能說明質量問題在國內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事兒。
國內產品大多質量不過關,將就一下還能混,但正是因為這種將就一下的思維作怪,因此很多的廠商都不太重視質量,以為混一混就能過關了,就能拿到錢了,可是這種情況下不出問題還好,若是出了問題那絕對就是致命的。
在整個市場都缺乏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若是陳實能把控好質量的問題,那麼他的飲料廠一定會走得更遠的。
現在,大家就因為這兩個觀點而爭吵,首先是讚同建立新廠的,他們提出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升級換代,必須要質量過硬,不能因為質量的問題而毀了整個企業。
不過讚成找代工廠的人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質量,質量問題在短期內可以用嚴格的檢查製度來空管,現在重要的是時間,隻有爭取到時間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隻有等站穩腳跟後才能建立新廠,他們認為現在還不是建立新廠的時候。
兩個觀點,兩方人都相差不多,因此相持不下,大家都在爭論,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每一個人都想自己的提議能通過,因此,爭論非常的激烈。
這樣的場麵是陳實樂意看到的,武江在管理上是有一手的,之前之所以失敗不是管理上的問題,而是他的定位有問題,盲目擴張導致了資金鏈斷裂,這才給了陳實可乘之機控製了飲料廠。
爭論的焦點很清楚明確,各方麵的預案都做好了,各方麵的準備都做好了,現在就等一個決定了,這個決定由誰來做呢?
爭論了半天,大家都看著武江,之所以看著武江是因為武江才是經理人,他們很多人都不認識陳實和劉成,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兩個才是老板,很多新來的員工都認為武江才是老板。
對此陳實沒有在意,他看了看大家,然後看了看武江道:“大家都等你拿主意,你怎麼看?”
眾人聽到的他話後都微微吃驚,因此陳實說話的語氣可不是一個下屬對上司的語氣,完全是平等的,甚至還有一點高高在上的意思,因此有人皺眉,有人幸災樂禍以為會惹惱了武江。
可是武江卻搖頭道:“這件事情太過重大,我不能做決定這才找你們兩個來商量的,現在大家開會把優缺點都說了一遍,就看你們兩個如何選擇了。”
眾人聽了武江的話後都議論紛紛,當然,他們議論的是陳實和劉成的身份。
武江看在眼裏,立刻站起來示意眾人安靜,然後說道:“你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兩個的身份,這都怪我,開始沒有介紹,現在我隆重介紹一下,坐在我左邊的叫劉成劉先生,他是我們統一飲料的第二股東。”
眾人一聽立刻鼓掌,劉成站起來微微欠身說:“大家好,我是劉成。”
接著,武江指著陳實道:“他是我們飲料廠的第一股東陳實,也是我們的大老板,是我們的董事長,各位歡迎。”眾人一愣,愕然片刻才鼓起掌來。
沒有人能想到年紀親親的陳實居然是他們的老板,居然是他們的董事長,這實在是讓人看不出來。
陳實站起來說道:“各位好,辛苦了,剛才你們做的討論我聽了覺得很不錯,一個企業不怕有爭吵,就怕沒有任何爭論,若是任何爭論都沒有,那就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世上是絕對沒有完美的企業的,無論哪一個企業,無論他做多大都是有問題的,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爭論中解決問題。”
眾人聽著陳實說的話,似乎覺得這個年輕的老板口才不錯,很能說。
陳實接著道:“剛才的爭論有兩個點,一個是市場占有率的問題,一個是質量穩妥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看似矛盾,看似相互牽製無法前進,但是我們能不能找出一個中間點來,讓這兩個問題得以妥善的解決呢?”
眾人安安靜靜的,陳實自問自答道:“我認為是可以的,建立新廠和代加工廠不是矛盾的,我們難道不能收購一家小型的代建工廠?然後一邊占領市場,一邊準備建立或擴大工廠,如此既能增加產能,又可以保證質量,而且還不影響到銷售額,這樣的方法各位認為是否可行?現在來討論一下這個方法的苦難之處,看看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