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源河古渡(2 / 2)

在白雪皚皚的蒼茫天地間不知走了多久,譚嘉回過神來,輕輕吸了吸鼻子。

昏黃暗淡的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不知不覺竟走了一天的時間。抬頭望去,遠方,寬廣的源河靜靜的流淌,在暮色的掩映下,如同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令人望而失神。

“居然走到這裏來了麼?也好,那就去河邊的渡口坐坐吧,從小到大,母親最喜歡帶我來這,河的那邊,就是母親的家鄉,即便早已沒有了親人,即便留下的隻有仇恨,可那片養育了母親的土地卻是無辜的,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那片土地上去看一看,隻可惜,父王從來不許。”譚家一邊說著,緩緩向著遠處的源河古渡走去。

譚嘉已經打定了在源河古渡坐上一夜的打算,反正今晚是父王的洞房花燭夜,他回去又有什麼意思呢?

走得近了,離源河古渡不過數百米距離的時候,譚嘉突然發現,源河岸邊,散落著一片殷紅,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刺眼,如同一灘血跡。

“怎麼回事?”譚嘉心思一動,急忙運氣腳力,健步如飛。

又向前飛奔了百米的距離,譚嘉終於看得清楚,那哪裏是什麼血跡,分明是一批身著紅衣的人馬,細細數了一下,剛好是十個人,散散的圍成一圈。

而在這十人組成的紅圈當中,是一道身著黑色披風,將自己整個身子都隱匿於披風之下的人影。

很顯然,這十名紅衣人,是要將那黑袍人圍殺在此處。

譚嘉眼前一亮,原本失落的心情一下子來了精神,從小到大,軍陣演戲、比武鬥狠見過許多,可真正危及性命的搏殺卻是第一次見,即便譚嘉隻是一介平民,卻也仍是個熱血男兒,眼前這種場麵,無疑對他有著致命的吸引。

“在靠近一點看看!”譚嘉心中想著,將身子一低,貓著腰在雪地上疾行,有這白色棉袍的掩護,倒也不會被人發現。

距離那隊人馬還有不到二百米的時候,譚嘉停下腳步,不敢再像之前那樣飛奔,免得打草驚蛇,惹禍上身。

可少年的好奇心卻讓他忍不住想要再靠近一點,好聽清他們在說什麼。

眼珠子滴溜一轉,譚嘉將身上棉袍一裹,直接是趴在雪地上,匍匐前進,這樣,他少年的身軀完全和雪地融為一體,不仔細看的話,即便是數十米的距離,也難以分辨的清楚。

就這樣,譚嘉一直匍匐前進到了距離那隊人馬不足百米的距離,便徹底停住不動,不敢在越雷池半步。

譚嘉心裏很清楚,真正的武道高手,根本不用眼睛看到,隻是靠感覺,就能知道周圍的情況,僅僅隻是看個熱鬧而已,可不能把性命給搭上。

也就在此時,那十名紅衣人齊齊動了,譚嘉隻感覺眼前一花,十道人影仿佛又變成了是個紅點,不停的閃爍在那名黑袍人的周身,時隱時現,如同鬼魅。

再看那名黑袍人,麵對十名紅衣人的圍攻,絲毫不懼,手中一根奇形怪狀的黑色木棍接連揮舞的密不透風,無論那些紅衣人如何神出鬼沒,都是難以從黑袍人身上討得半點便宜。

才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就有一名紅衣人被那黑袍人一拳正中胸口,如同斷線風箏一般倒飛了出去,人在空中,直接是噴出一口老血,倒地之後,無論如何掙紮,都是再也難以站起身來。

“這黑袍人真是厲害,不知比起父王如何?”譚嘉看的心潮澎湃,不禁想到。

在整個忠義王府,修為最高的,無疑是第一任忠義王,也就是譚嘉的爺爺譚猛,可從譚嘉出生到現在,還從來沒看見過爺爺出手,倒是他的父王曾經在百戰軍的大比中顯露過一次身手,十多個軍中的強者,都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還是在父王不使用任何兵刃的情況下。

所以,在譚嘉的認知中,武道修為最高的人就是自己的父王,而麵前的這名黑袍人,同樣是以一敵十,卻戰的絲毫不落下風,二者之間,當有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