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素材運用解析(2 / 2)

②在標點符號中,頓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它表示一種並列,更表示一種停頓——因頓號的存在而使得我們能在相類似的詞組中迅速察覺出它們之間的不同,看到文字與語言的魅力。

③在人生追夢的過程中也一樣,我們可能會擁有相同的夢想,如成為一名教師,或是當一名公務員。可是,是選擇在學校還是培訓機構進行教書育人?是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或是隨便撿一個,隻要是公務員就好?

④夢雖同,道卻異。若是不能停下來思考自己適合怎樣的道路,隨波逐流,那麼最終夢想隻能是夢想,而不能成為那個讓我們欣喜若狂的現實。

⑤唯有停頓下來,讓自己浮躁的思想慢慢寧靜,讓心靈處在一個平靜的世界,直麵自己,反省自己,問問自己到底想要走一條怎樣的逐夢之旅;隻有在停頓的時刻,我們才能真正回顧過往,總結經驗,學會如何剔除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很多人都說,時間不多,奔跑的速度還嫌不夠呢,怎麼舍得浪費光陰稍事停留。

⑥而在我看來,學不會停頓的人是難以成就夢想的人。因為,不會停頓思考就猶如行屍走肉,一直往前走,可是行走過程中碰到了什麼、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學習,這些他們全都看不到。他們的思想停留在追夢的起點,這必然難以引領他們到達追夢的終點。試想一下,若是當初革命黨人沒有在與敵對抗的過程中停留下來,召開會議,總結過去的失敗經驗,提出更適應現實情況的方針政策,他們能擺脫敵人的圍剿、順利會師嗎?

⑦停頓是福,它讓我們看清自己;不會停頓是禍,很可能毀人毀己。因為,停不下來的人把自己一生獻給了前進的貪婪,而忘記了為何要前進。許多貪官在就職時高聲闊論,誓要為民做主,情意深深,感動了別人也感動了自己。然而,為民做主本該是他們的初衷,可卻在追求官位的征途中迷失了本性,無知無覺中讓自己成為了權勢的奴隸,成為了禍害百姓的毒瘤。

⑧因此,我的朋友,想要看到夢想實現的那道彩虹,就請先學會停頓吧!

【現場評析】

1.亮點所在:

①本文以“頓而知之”為題,論述“停頓”對於實現夢想的重要意義,立意恰當,內容切題;②注意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將懂得停頓的人與學不會停頓的人進行對比,指出他們不同的人生結局,發人深省;③注意運用素材,使文章內容充實,說服力強。

2.不足之處:

素材的敘述太過隨意模糊,如第6段中,作者簡單地說“若是當初革命黨人沒有在與敵對抗的過程中停留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裏的“革命黨人”顯然指的是紅軍,這段曆史指的是第5次反圍剿和遵義會議,但是因為作者語焉不詳,表達上多有含糊之處,讓人覺得作者對這段曆史並不熟悉,也使素材的說服力打了折扣。

根據文意,我們可以把這段話作如下修改:

試想一下,當初中國工農紅軍在第5次反圍剿失敗以後,如果他們在撤退途中沒有停頓一下,還是堅持原定的撤退計劃,那就不會有遵義會議的召開,也不會有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那麼,紅軍還能突破重圍,還能完成長征的壯舉嗎?也許,中國革命的曆史會就此改寫。

由此可見,停頓一下,能使我們對當前的狀態有清醒的認識,對未來的趨勢有冷靜的判斷,可以幫助我們選擇一條最符合實際的道路,引領我們順利地走向自己的夢想。

比較一下修改前後的兩段話,我們就能發現,修改之後的語段中,素材的表達更加準確清晰,素材的指向性也更加明確,把“停頓”與“夢想”作了聯結,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編輯/於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