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應的構想,但凡青雲招進來的門徒,都將這《太上感應篇》作為基礎法門研習。要有學員問起,為啥武者要學這些神叨叨的東西,就強調實際與理論結合,光練膀子是不行滴,得提高理論素養,這樣才能百戰不殆。
如果還有人不信邪,就把殺生風搬出來鎮壓。
要還不成,武道鳴音走一走,看還有誰敢不服?
總之,瞎糊弄就對了,他們遲早能體會到其間的好處。不過從感應篇的修身養性,到把敵社武者摁地上蹂躪,這需要一個過程。修行向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比武者鍛體,溝通天地靈氣更困難。自然,對人資質要求也更高。
至於名字,暫時不改了,還是叫武社吧。要這時代整一仙門道館,那怕是得當反動份子鏟除。官廷對這塊一直很敏感,從嚴控靈器流入市場這點,就能看出一些端詳。
修繕《太上感應篇》,注定是個不小的工程。相關功法的改良,涉及到幽府靈台的,都需要緊密結合實際,經驗水準著實不夠,蘇應還得向係統多請教。
招生問題上,蘇應來回同趙擎天討論多次。其實問題落到實處,無外乎糾結兩點,是不顧學生資質,一味擴招賺錢。還是設置高門檻,精英化辦學。
最終,蘇應拍板,選擇了後者。
用蘇應的話講,他是個有夢想有追求的少年,不要提錢那麼庸俗的東西。
其實,蘇應是想到,既然要以修仙功法作為基礎教材,那就必然對學員素質有較高要求。饒是在盛世,號稱全民修仙的年代,真正踏上修行之路的,也不過一成之數。
而且,未來轉型磨合期,武社體量當然愈小愈好。
截至目前,青雲老武徒全部清退,其中包括先前主動退社的,還有幾個混子舍不得免費食堂,被蘇應給強行攆走。既然人員都得重新招,第一批元老名單,就得盡快定下來了。
蘇應將其稱之為——青雲複興一代目。
感覺有點小帥。
名單上,蘇應毫不猶豫,寫下三個名字。
妲己、tidy和dk。
604四人眾青雲會師。
前世,蘇應沒能力照拂他的好基友們,今生既有此機遇,那理當義不容辭。修行盛世,百花齊放,我輩身處潮頭,必要搏它一個遠大前程。
恰好還剩三顆青璃金丹,雖說用作改善資質有些奢侈,可打好基礎,往後修行一如順水推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堂堂青雲複興一代目,哪能是泛泛之輩。
不過,蘇應還是將決定權交給了他們自己,這事得憑自願,不能強求。否則,去承包整整三個人生,擔子太大,責任太重。
604寢室群。
蘇應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同時,也對自己的現狀,做了一些簡略的交代。
寢群陷入長久沉默,可能大家夥都在極力消化,這令人猝不及防的真相。
怎麼就……野鴨堆裏飛出了隻鳳凰呢?
都睡四年了,你丫突然講自己是名武者,還特雕筆的那種……
這和結婚同床四年,以為知根知底了,你突然坦白說你是變性人……有啥區別?
三觀盡毀,人設崩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