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項羽早已經棄了大鐵戟,單手持交入了齊軍死士陣中。
“死!”
兩名齊軍死士將刀護在身後,冷酷地以胸口迎向了項羽的劍鋒,死士就是死士,為求殺敵,他們絕不會吝嗇自己的性命!
不過很可惜,他們麵對的是千古第一猛將——項羽!
電光石火間,不等兩名齊軍死士擎出掩在身後的短刀,項羽手中的大劍已經挾帶著一抹耀眼的寒芒從兩人頸間掃過,血光崩濺,兩顆眉目卦猙獰的人頭頓時高高拋起,兩具失去了頭顱的屍身卦前撲,隻是掩在身後的短刀卻再遞不出去了。
項羽一招殺兩人,又有兩名齊軍死士殺到,不及回劍,項羽猛然沉肩前撞,兩名齊軍死士不及反應,頓時被撞得胸塌骨裂,五髒盡碎。
目睹項羽神威,尾隨其後的楚軍銳士頓時山呼亥般歡呼起來。
反觀對麵的齊軍死士,則無不駭然,死士不怕死,卻害怕枉死,他們的死也是需要代價的,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死亡毫無代價時,也同樣會退縮。
齊軍中軍,李左車臉上的神情已經由凝重而駭然,難以置信地向韓信說道:“大王,死士營也擋不住,被項羽所率親軍突破了!”
“看見了。”
韓信淡淡地道,“換武卒方陣。”
兩軍陣前,身披葛衣、手持短刀的齊軍死士潮水般退了下去。
項羽揚起血淋淋的大劍,遙指前方隱隱可見的齊軍大纛,正欲向身後跟進的楚軍銳士說幾句鼓氣的話,身後忽然傳來了整齊而又沉重的腳步聲,猛回頭,隻見無數身披鐵甲、頭戴鐵盔、手持盾戈的齊軍步卒已經踏著整齊的步伐逼了過來。
“武卒!”
項莊凜然喝道,“王兄,是齊軍的武卒方陣!”
所謂武卒,其實就是全身披甲的重裝步兵,由魏國名將吳起所創。
史書記載,魏武卒訓練成軍後,在吳起率領下南征北戰,曆經七十二場大戰,其中六十四戰完勝,其餘平手,竟無一敗!
與魏為鄰的秦國可謂深受其害,陰晉之戰,五十萬秦軍竟被五萬魏武卒所敗,以致華山以東的大片國土淪陷,秦國由是人口銳減、國力衰微,秦孝公贏渠梁臨誣命,這才有了後來的商鞅變法以及秦始皇兵吞六國。
武卒聲名昭著,項羽卻夷無所懼,哂然道:“且看孤怎麼破它!”
說罷,項羽又棄劍換回了大鐵戟,旋即揮舞大戟兜頭殺入了齊軍武卒陣中。
齊軍武卒雖有重甲護身,又有大盾遮擋,可在力能扛鼎的項羽麵前,這一切全都形同虛設,項羽大戟所向,矛戈盾甲無不碎裂,兵卒將校無不披靡,項莊和八百親兵趁勢掩殺,銳不能擋,齊武卒雖拚死抵擋,卻依然被殺得節節後退。
齊軍中軍,李左車越地變了臉色,向韓信道:“大王,武卒也擋不住項羽!”
韓信抬頭看看頭頂的紫色大纛,又低頭看看幾乎已經殺到近前的項羽,這才從容不迫地下令:“大纛後撤,各軍且戰且退。”
眾將聞言無不色變,兩軍纏戰不休,最忌諱的就是後撤,兵力不多的時候還好說,一旦兵力過十萬,就很難在撤退的同時對各軍各部保持有效指揮了,因此,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全軍潰敗的局麵,尤其是麵對項羽這樣的驍將,則更應謹慎。
大將曹參咬了咬牙,上前勸道:“大王三思啊,此時敵我兩軍已經絞殺在一起,驟然下令後撤,很可能導致全軍潰敗啊!”
騎將灌嬰也道:“是啊大王,不能後撤啊!”
“無妨。”
韓信擺了擺手,淡淡地重複道,“傳令,大纛後撤。”
其他人默然半晌,最終隻能咬咬牙傳令。
隻不過他們的心中,都已經蒙上一層層深深的陰霾。
唯有韓信,依舊從容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