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西雅圖時報》報道,美國西雅圖市議會通過了一項新規定,從2015年開始,如果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看到某個垃圾桶內有超過10%的食物類垃圾,會在市政府的公共電子係統中進行記錄,使用這個垃圾桶的家庭將被罰款1美元(約合人民幣6元),若是企業和公寓樓大廈的垃圾桶中有超過10%的食物垃圾,將會收到市政府的兩封警告信件並罰款50美元(約合人民幣300元)。
據西雅圖市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西雅圖的垃圾回收率已達56%。2015年新規定實施後,這一比例將提高至60%。
日本 10天發一本生活指南
在日本,雖然小區裏沒有物業公司,但居民的生活都井井有條,因為他們每人都有一本生活指南。
日本居民的日常生活由半官方半民間性質、相當於我國居委會的“地方自治體”來管理。自治體的工作人員會為居民製作“旬報”。旬報通常每十天出一次,居民可到小區的超市門前免費領取。它對於那些剛搬進小區的居民來說,簡直就是一本生活指南。有的自治體還開設了網站,居民還能看到電子版的旬報。據悉,旬報一般有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生活信息,比如附近超市的打折信息、社區診所介紹、生活安全指南、寵物招領、社區新聞、跳蚤市場信息、天氣變化、增減衣物的建議等。另一部分是健康生活建議,比如膳食和運動建議、戒煙戒酒的竅門、解壓方法等。
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後,記者所住小區的旬報刊登了地震避險常識,還號召為災區捐款捐物。居民看了旬報後,幾乎所有人都慷慨解囊,到旬報上刊登的捐助點,為災民們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泰國 以拳自贖
對泰國監獄內的多數囚犯而言,名望和自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在泰國的某些監獄中,泰拳這項古老的格鬥運動已經變成了一種鼓勵囚犯們改過自新的方式,獲得拳擊比賽冠軍的囚犯有望提前重獲自由。為此他們必須上場,在典獄長和裁判們的近距離觀看下進行即興搏擊,並非犯人和犯人的較量,而是他們與那些為了提升技能並賺點小錢的外來職業拳擊手之間的對決。
對決按照泰拳的規則進行。泰拳作為泰國的一種格鬥運動,起源於16世紀,嶄露頭角於19世紀,並從此風靡全球。它最初僅被皇家陸軍用以鍛煉,後慢慢演變成一項國際運動,在2012年還正式成為了奧運會的體育項目之一。
上世紀80年代,泰國政府試圖改革刑罰製度,“監獄運動”就此成型,發展至今泰拳在犯人中已是廣泛流行。不僅如此,連泰國的高官權貴們也時常光顧且準許這些囚犯在監獄範圍內進行格鬥訓練,選手可以通過在這項被認為是有助於約束身心的運動中的出色表現,來贏取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