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四象劍陣2(2 / 2)

一輪朝陽從天際冉冉升起,大地又充滿了生機。

秋高氣爽,碧空如洗,大雁南飛。

柳天賜一行三人一路縱馬西行,離開繁華的杭城,沿途到處都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景象,三人雖然打扮成一般江湖中人的模樣,但畢竟是人中龍鳳,赤銅色的臉還是吐出逼人的英氣,惹得路上行人連連側目。但亂世年間,佩劍騎馬的豪客多的是,也就不感到怎麼奇怪,三人迤邐而行,白素娟和上官紅都是心有所屬,一路更是神采飛揚,看什麼什麼順眼,談談笑笑,不覺已到九江。

據史書記載:古代,曾有蚌江、烏江、嘉靡江等九條江水彙流於此,因此從秦朝開始,這裏就得名九江,雖然世道蕭條,但九江渡口還是熱鬧非凡。

柳天賜三人到達九江已是傍晚,就在渡口邊找了一家旅館住下。這家旅館叫“潯陽樓客棧”,據店家講是百年老字號,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就在他家的三樓寫的呢。

白素娟笑道:“柳教主,我們三人何不一塊兒獨上高樓,對飲幾杯,不妨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也許到那時,會有楚楚動人的琵琶女輕移蓮步走出江邊的小船,抱著琵琶,為你彈奏一曲。”

柳天賜見白素娟頭戴葛巾搖頭晃腦笑道:“我柳某愛兄弟不愛美人,隻要有二位兄弟長伴身邊,此一生足矣,不過,我們上樓邊吃飯邊欣賞夜景也好。”

上官紅打趣道:“柳兄不愛美人愛兄弟,我上官某可是愛美人不愛兄弟,我們上樓去邊吃飯邊等琵琶女也好。”

上官紅把柳天賜的神態和語調學得活靈活現,引得白素娟和柳天賜哈哈大笑。

三人說說笑笑已上三樓。三樓是個大客廳,裏麵擺滿了七八張桌子,臨江的桌子已被客人坐滿了,隻剩下中央的一張桌子,上官紅說:“坐在中央,就是琵琶女來了也看不見,我們換個地方算了。”小二連忙說:“嗨,三位爺慢走,我給你騰出一張桌子。”然後又滿臉堆笑的跑到臨窗的桌子邊,那張大桌子擺滿菜,可桌前隻坐著一個人喝酒,那個人顯然已經獨喝了好久。

柳天賜凝望那大漢,見對方滿臉虯須,幾乎遮住了整個臉,似乎跟眉毛連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胡須和眉毛,圓眼,塌鼻,大嘴,整個形象給人一個粗獷的感覺,下巴的鋼須上掛著酒珠,一個人旁若無人大大咧咧的夾菜喝酒。

小二點頭哈腰的走到大漢桌前說:“大爺,你已經喝了一整天,可不可以添三雙筷子擠一下。”

那大漢停下筷子圓眼一瞪說:“怎麼,我錢小,他們三人錢大,這張桌子我包下來愛喝多長時間就喝多長時間,關你屁事,要你在旁邊囉裏囉嗦。”

小二腰哈得更低說:“這……這,對,對,不打擾你喝酒。”

白素娟俏臉一怒,準備破口大罵,柳天賜趕緊拉著她的手笑道:“我們不能看到琵琶女,可以坐到中間聽她彈琵琶。”說完拉著上官紅的手三人入座,鄰座的幾人聽得不明所以,哪有什麼琵琶女彈琵琶,他們什麼都不知道,都待目而視,隻有那大漢眼睛盯著酒杯兀自喝酒,似乎其他人都不存在。

柳天賜叫小二點了幾盤菜和一大壺酒,小二正要去端菜,猛聽到那大漢叫道:“再給我打一壇酒來。”眾人嚇了一跳,因為大漢的桌下東倒西歪地放了五個空酒壇,再打一壇少說也有二十斤的酒,真是海量,人還是怕惡人,小二看到柳天賜似乎要好說話些,堆笑臉說:“三位爺稍等,我先去提酒。”說完“噔噔”跑下樓去。

上官紅和白素娟正要發作,卻見柳天賜使了個眼色,隻好坐下,一會兒菜酒端上來,三人邊吃邊談笑,大廳裏又熱鬧活躍起來。

柳天賜遊目四顧,大廳裏的八張桌子,除了鋼須大漢一個獨坐一桌,其餘的六張桌子都坐得滿滿的,左邊靠窗的桌子坐著六個人,一個穿青衫的老者坐在正中,其餘的五個似是弟子模樣的人正在眉飛色舞,高聲談論。

其中年紀最小、看起來像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皮膚白淨,脆聲說道:“可惜中秋那天我沒到天香山莊去看看熱鬧。”

柳天賜三人聽到“天香山莊”四個字不由得心一震,留心聽他們談話。

“憑你那三腳貓的功夫,到天香山莊去,向天鵬不把你撕成兩半才怪。”

少年邊坐著一個年紀略大的青年,雙頰無肉,臉色有點蠟黃,身體倒滿健壯,神情滿是睥睨。

“我就不相信向天鵬那麼厲害,四個人就把各門各派的人打得無還手之力。”少年氣呼呼的說。

“古大哥,日月神教的向教主我們都見過,可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說起來還救過我一命呢,再說日月神教在江湖也是威信頗高,能在武林說一不二,主持公道,懲惡揚善,這可是在江湖上有口皆碑的,怎麼會在天香山莊殺戳武林,塗血江湖?要不是你親眼所見,我還真不相信。”坐在少年對麵的是個中年漢子,骨架粗大,身上每個部位似乎都比常人大,說話翁聲翁氣,臉上滿是不解的神情,對著他左邊的叫“古大哥”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