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畫翁呂邁:脫卻戎裝臥西溪(2 / 2)

呂邁又擅長木刻。他的版畫《鐵杆僚機》曾獲全國性美展優秀獎,《英雄的陣地》《守衛祖國海防》等都被收入版畫選集。

2010年,我收到呂邁寄來的兩本新書:《井岡山印存》《呂邁印集》。

《井岡山印存》中的200多方印拓,刀法成熟老辣,神閑氣逸,舒展豪放,樸實自然。其內容,是選取井岡山有關史事或地名,用篆刻藝術來表現井岡山的特殊曆史,既有時代意義,又含史料價值。該書《後記》說:“任何一部軍史不是藝術的記錄,而用藝術記錄的軍史將使之增輝。”誠然。

在《呂邁印集·後記》中,作者寫道:“我刻這些印章和編輯這些拓片,總是利用零碎時間來完成的,每天茶餘飯後的幾分鍾或午休時間也沒放過,這樣才有了本集中的若幹方印章。”《呂邁印集》洋洋大觀,美不勝收。集子收印石拓片470方、邊款拓片20方,印麵小者似一粒黃豆,印麵大者如半塊青磚。其中還有不少生肖印,特別是作者擅長寫意的“雞”印,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呂邁的篆刻風格也顯露霸悍氣息,這與他30多年軍旅生活不無關係。他喜愛齊派篆藝,而齊派篆藝承襲的正是秦漢以降的“大漢雄風”—強悍、開朗、霸氣的印章藝術風格,正合呂邁心意。呂邁所治之印,布局新穎,篆文奇特,刀法簡練,印麵大器。他於1980年創作的《反霸》,參加全國首屆書法篆刻展覽,餘任天先生見到這方磚刻的特大圖章,即席揮毫,稱讚此印“印宗秦漢拱星辰,天挺美齊再出新。我國望強民族性,刻成反霸見精神。”

呂邁推崇吳昌碩,鍾情鄧石如,更崇拜齊白石。他覺得齊派的篆文變化,構思奇妙的布白,縱橫自如的刀法,最合自己的心意。“師齊”是呂邁對齊派篆刻學習、感悟、消化、提煉的成果。當然,師承齊派,不等於囿於齊派。呂邁在擊邊藝術上,突破了齊派單一的處理手法,有很好的發展。《一舉攻克花蓮》印,右上角擊去大半,形成了“一”字與“攻”字的殘缺美;《大井》印,將左上角擊成弧形,猶如井圈殘石;《金陵懷古》印,左邊線上擊去三分之二,右邊線下擊去三分之一,“金”字上方的邊線又擊去了一截,讀此印拓,六朝古都“牧兒敲碎龍碑帽”之滄桑,盡入讀者眼底。

今年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曾經是新四軍戰士的呂翁正好90周歲。日前我與呂翁通電話,問起居,呂翁中氣仍然很足,詼諧地說:還在自己的半畝方田裏“遊於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