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洛陽牡丹瓷的藝術魅力和社會價值
洛陽牡丹瓷是洛陽牡丹文化元素與中國陶瓷藝術完美融合的自然結晶,她是一朵嶄新的藝術奇葩,在她問世的短短幾年時間,其藝術魅力已深深地感染了中國公眾的各個階層。究其原因,主要是厚重久遠的牡丹文化對中原人乃至中國人的影響根深蒂固,再用博大精深的中華陶瓷藝術把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牡丹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恰巧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1、洛陽牡丹文化的曆史和現狀
洛陽人喜愛牡丹曆史悠久,最盛始於唐朝。牡丹花開時節,被定為首都長安的狂歡節。傳說武則天酒醉賦詩,牡丹花抗旨不遵,被貶東京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因此牡丹被尊為勁骨剛心、不畏權貴的象征。宋朝以來,牡丹又被尊為富貴花。宋朝哲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載:“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如今的洛陽人對牡丹更是喜愛有加,在人們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是純潔與愛情的象征。人們認為,牡丹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國尊則繁榮昌盛,家重則富貴平安,人喜則幸福吉祥。自1983年以來,洛陽已經舉辦了30屆牡丹花會,其品級也從洛陽牡丹花會上升到目前的中國牡丹文化節。洛陽牡丹文化為中原經濟的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2、洛陽牡丹瓷將成為一張新的洛陽名片
以前傳播洛陽文化有四張名片,一是洛陽的湯文化,是洛陽的風俗名片,它隻能在當地品嚐,無法保留嚐鮮;二是龍門石窟,是凝固的名片,遊客隻可觀賞,無法帶回;三是洛陽牡丹,是時效的名片,錯過季節,難以觀賞;四是洛陽的唐三彩,隻有它是流動的名片,方便攜帶。
而洛陽牡丹瓷正是用博大精深的陶瓷作為載體,把洛陽牡丹展現出來,徹底改變了人們喜歡牡丹而又受到季節限製的莫大缺憾,她賦予了洛陽牡丹以恒久的生命。她填補了洛陽牡丹文化乃至洛陽文化的一片空白,當仁不讓地成為又一張流動的洛陽名片,她對傳播洛陽文化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四、關於洛陽牡丹瓷發展的幾點思考
第一,牡丹瓷是一種能夠形象展示出牡丹完美形象的陶瓷,它參考了其他陶瓷的配方,吸取了眾家陶瓷的精華。實際上,用它還可以展現其他物種,如菊花、荷花、動物等,它應有自身的微妙、精巧之處。因此,應該從專業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性質方麵的定義,以擴大其在陶瓷行業的影響。
第二,牡丹瓷誕生短短的幾年時間,已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很好地扮演了洛陽流動名片的角色。但其真正的社會生命力,或者說發展前景,還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目前,洛陽當地甚至外地市場已有多家銷售牡丹瓷工藝品的店家,其價格相差很大,仔細觀察其質量也天壤之別。當地政府應當及早進行管理,以防一哄而上,遍地開花。隻有杜絕冒牌仿製、粗製濫造,杜絕殘次品上市,才能保證牡丹瓷這枝獨秀健康成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第三,牡丹瓷工藝品在設計上的形態要素為具象的自然形態,建議設計者在今後的設計中,通過合理的手法,逐步融入抽象元素,以豐富、擴充牡丹瓷工藝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