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0章 薛三爺蒙冤難辯,虎十方毛遂自薦(1 / 2)

李旦眉頭微皺,道:“大師有話請講當麵。”

“貧僧以為,因人廢言的事情做不得。”駱賓王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紫陽道人雖然不明天時,但他白天的提議還是頗有幾分可取之處的。”

“你是要孤王與武氏暫時議和?”

駱賓王道:“不錯,正是。若殿下能暫時能忍辱負重,趁此機會夯實根基,十年之後未必就不能效勾踐滅吳的故事。相反地,若殿下根基不穩,即便真的攻入了長安城……”

“怎樣?”

“想當初暴秦無道,群雄並起,以義帝為尊。後來義帝手下的兩員大將劉邦和項羽攻入了長安城。結果呢?先是項羽自稱西楚霸王號令群雄,後有劉邦稱帝混一宇內。而義帝呢?連性命都不能保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望殿下慎思之。”

李旦聽完了默然良久,道:“然而紫陽道人已死,我軍大獲全勝。木已成舟,為之奈何?”

“古人雲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若殿下果有悔意,盡管把此事交給貧僧。”

聞聽此言,李旦臉色微微一變,道:“你與周軍有勾結?”

“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子殿下,有些事情您不知道的話比知道的要好。總而言之,您相信我對您的一片忠心就行了,到底如何行事還請太子不必過問。”

“可問題的關鍵是,孤王又憑什麼相信你的忠心呢?”

駱賓王展顏一笑,道:“殿下太過小心了。有了微臣的《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難道還不夠?這封檄文把武則天描寫得無比卑賤霪蕩,她能饒了誰。也不能饒得了我吧?”

“話雖如此,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駱賓王跪倒在地,道:“以漢高祖的英明神武,也有陳平替他行陰私之事。微臣不才,願效陳平,不計悔譽扶保太子登基。”

“這樣啊……”李旦又是沉吟良久,道:“孤王讀史書,劉邦給陳平四萬金,“恣所為,不問其出入”。既然你有陳平之誌,孤也如此待你。我不管你是怎麼辦到的,總而言之,你要促使兩軍和議達成。”

“微臣遵旨。”

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劉邦和李旦的行為是有本質區別的。

劉邦不限製陳平花錢是用人不疑。但李旦呢?不問駱賓王的所為就有些甩鍋的意思了。

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此事辦成是最好,一旦出了漏子,說不得就要“借君人頭一用”。

當然,駱賓王之所以答應這麼苛刻的條件,並非是對李旦有多少忠心,而是另有打算。

……

……

第二天,唐軍繼續攻城。

此時薛剛把昨天發下去的水係寶物收回來,改為賜予土係和金係法寶。

金係寶物對敵軍進行壓製,土係寶物攻擊城牆。

什麼場麵下都采用最合適的寶物,唐軍的戰力憑空增加了五成。

一天下來武昌城就岌岌可危。

盡管損失不少,但唐軍的士兵不降反增。

這可是攻城戰,雙方減員的比例卻接近了一比一。如此驚人的交換比以前簡直做夢都沒想過。

看來隻要再堅持兩三天,武昌城必破!

然而,幾乎所有人都想錯了。到了第二天戰況的激烈的時刻,變故突生!

忽然,一片片烏黑的雲彩飄來,把整個天空完全遮住。緊接著李承業與一個黑袍人並排走上了城頭。

那黑袍人全身都被黑布罩住,僅有兩隻眼睛露出在外。目光中充滿了死寂之意,陰森無比。

他往四下裏掃視了一眼,惡狠狠說道:“薛剛,當日一別已過月餘。你滅吾分身之仇,吾終生不敢或忘。吾知道你就在對麵的軍營之中,可敢現身與本老祖再做過一場?”

此人正是玄冥老祖!

他再次出現,無疑表明女媧鏡的猜測成真了——此人乃是下界仙人,原來薛剛滅的不過是他的一個分身罷了。

薛剛收拾一個待詔修士都得賭運氣,哪來得膽子敢跟下界仙人放對?

他趕緊道:“太子殿下,這是玄冥老祖,其人法力無邊不可力敵。還請快快撤軍。”

李旦遲疑道:“打都不打就撤退,也太傷我軍的士氣了。三爵主,你不是女媧鏡嗎,不如暫且阻他一阻?”

薛剛苦笑道:“想當初紫陽道人捏碎了一個錦盒,放出濃霧,暫時擋住了女媧鏡之威。我懷疑那個錦盒就是玄冥老祖所贈。如您所言,恐怕會白白浪費最後一次動用女媧鏡的機會。”

“就算不用女媧鏡。我軍奇人異士甚多,玄冥老祖再強也是一個人,未必就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