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直搗神巢,血膽瑪瑙(1 / 3)

“好。”阿黛隻回答了一個字,勉強站穩,然後一步步向外走去。

葉天抹了把臉,把所有閑愁甩開,專心麵對眼前的困境。

石壁上,水汽沿著迷宮推進,漸漸到達神巢。最後,橢圓形的線條內,石頭顏色變暗,與其它地方渾然一體。

日本兵的手掌又一次按在“神巢”二字上,大概隻隔了十幾秒鍾,那麵看似堅不可摧的石壁就慢慢偏轉,敞開了一扇兩米高、三米寬的門扉。

“你敢來嗎?”日本兵當先進門,隨即回頭,挑釁似的望著葉天。

門內,是一個人工鑿成的長方形山洞,腳下有一條三米寬的石階,漸漸向下,通向未知的遠方。奇怪的是,山洞頂上竟然透著星星點點的燈光,也就是說,洞內布設有電力裝置,能夠巧妙地進行自動發電,不必借助於外部電源。

“為什麼不敢?”葉天笑了笑,跟在雷燕後麵進門。

雷燕卻沒有多說什麼,隻是低頭看路,小心地走下台階。從她的沉穩淡定中,葉天看出了另外一點,那就是她必定在附近安插了得力的幫手,如此一來,才不怕黑夜金達萊的人抄了三人的後路。

“告訴你的人,不要動阿黛。”葉天沉聲說。

雷燕善解人意地一笑:“葉先生有所吩咐,誰敢不聽?你放人,淘金幫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阻撓啊?”

葉天無從判斷這句話的真假,隻有踏著濕漉漉的台階繼續前行。空氣中滿是潮濕、黏膩的怪味,兩尺寬的台階上到處鋪滿了深褐色的苔蘚,一腳踩下去,就吱的一聲擠出水來。幸好頭頂有燈,三人才不至於摸黑探索,跌跌撞撞受傷。

曲曲折折地走了一陣,三人到達了一個七步見方的石室裏。石室中央,鑿著一口直徑約一米的水井。

日本兵向井下看了看,嘴裏咕噥了一句:“就是這樣子,一直都是這樣子的。”

井下水位很淺,水麵距離井口隻有一臂,伸手就能掬起一捧清亮亮的井水來。看得出,這口井是從巨石中硬生生鑿出來的,井壁異常平滑,又是一件單憑人力極難完成的工程。

石室向前,仍然是山洞和石階,深不可測,不知何處才是盡頭。

“早在中國的漢代,科學家對浮力、水壓的運用就達到了很高的程度,這口井,就相當於連通器小的一頭,當連通器彼端受壓時,井裏的水就高速噴出來,產生超強的浮力,幫我們開啟石門。很難相信,古代人在工具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怎麼能設計並製造出這些複雜的石塊結構呢?”日本兵頗為感歎,繞過井口,準備繼續向前。

中國古人的智慧淵博之極,上至天文地理、陽春白雪,下至市井百事、下裏巴人,都能總結琢磨出很多妙方來,令人歎為觀止。在葉天看來,這個神秘山洞的開合結構並不出奇,至少比國內幾大著名陵墓的設計要粗糙很多。

葉天的注意力從井口轉移到四周的石壁上,突然發現,在自己走出來的山洞左側石壁上,留著一個模糊的刻痕。

“是什麼?”雷燕察覺了葉天的異狀。

“好像是一個字——不,是兩個字,繁體草書。”葉天走過去,觀察了幾秒鍾,猶豫不定地說。同時,他抬頭看著日本兵,皺了皺眉,沉聲命令,“請把你的上衣脫下來,露出所有的紋身。”

“哦?”日本兵一愣,立刻攥緊拳頭,以為葉天是故意戲弄。

“這兩個字與你的紋身近似,識相的話,就快脫。”葉天來不及做更多的解釋,急切地催促著。

日本兵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震動,遲疑地解開扣子,袒露出堅實的胸膛。“修羅”這個名字不但刺滿了他的手背、手臂,而且是密密麻麻地紋遍了全身。紋身的意義,就在於讓人記住那些永遠不願忘記的人或者事,日本兵已經將那個名字紋在了身體的每一寸肌膚上,可見他對此人的記掛之深。

“修羅,是‘修羅’這兩個字!”雷燕抑製不住滿心的激動,搶先叫出來。

她說得對,石壁上留著的就是“修羅”二字,筆法結構與日本兵的紋身九成近似。這兩字的筆畫中有許多長短不同的“撇”畫,最能反映出問題。

葉天撫摸著淺顯的字跡,推斷那是某個人匆忙之間用指甲留下的。當然,普通人的指甲既軟且鈍,是不足以在石頭上刻字的,唯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以指甲做武器的人才能做到。

日本兵湊過來,單手扶住石壁,死死地盯著那兩個字。他的另一隻手,下意識地撫摸著胸膛上的紋身,胸口不住地大幅度起伏著。

關於石室中那口井的精妙作用,雖然日本兵敘述得很簡練,葉天仍然弄懂了大概意思。初步估計,石室並非近代人修造的,能夠進入這裏、利用這裏的人,不過是適逢其會而已。

“修、羅。”日本兵的嘴角哆嗦著,慢慢地讀出了那兩個字。

“修羅是誰?”葉天不願趁人之危,假如日本兵執意不說,就罷了。

沒料到,日本兵突然大叫起來:“修羅,修羅,你在這裏嗎?太好了,太好了,我回來找你了,快出來,快出來吧!”

他的瘋狂叫聲在山洞中激蕩起重重回音,一直傳向山洞深處。隨即,他轉身向更深處狂奔,三轉兩轉,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變化總是無處不在,現在怎麼辦,葉先生?”雷燕攤開手掌,若有所思地苦笑著。

葉天捏著自己的下巴,思索良久,都無法回答。

“據我所知,竹聯幫一直在瀘沽湖這邊圖謀一件大事,而這件事牽涉到的方麵極多,最重要的,是跟二戰、內戰時期的中國國民黨第一諜報機構‘黑室’有牽扯。如果你願意聽,我就一邊走一邊解釋。”雷燕狡黠地賣了個關子,暫時收住話題,向前指了指。

回顧竹聯幫曆代大佬以及蔣沉舟的發跡史可知,竹聯幫與台灣政界的關係甚為密切,所以才在各方麵得到政府的“特別關照”,勢力得以高速發展。那麼,他們基於投桃報李的思想,替政府做些小事,也是順理成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