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去哪兒了呢?據不風流推測,應該是一個專為寧王的好色之徒的朋友們準備的,可以讓任何一個男人樂不思蜀,暫時玩失蹤的好地界。不風流給眾人說道,這個地方美其名曰“覺曉齋”,如果他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魅家的總壇所在了!
像唐寅唐伯虎這樣的人物,當他作為虎公子是寧王屬下的時候,覺曉齋尊他為行業領先者,當然會當仁不讓的近水樓台先得月,來向他這個天下第一風流才子討教一二了。雖然這魅家的功夫自有它的獨到之處,但是讓這虎公子錦上添花一下,那也很好的呀!
說的直白一點,皇帝這次去的地界,還真就是他的心頭好啊。沒什麼,妓?院而已!可這個妓?院,那可真不是個一般的妓?院。人家還有一個別的稱呼:魅家總壇!
魅家總壇就設在九華山,在這塊佛道並存的地界,在這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這地藏王菩薩道場的所在地!
這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於唐天寶年間改名九華山。方圓100公裏內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淩空,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我們不得不說,這魅家還真是會為自己的總壇選地方啊。
諸子百家的魅家知道的人不多,而魅家總壇更是名不見經傳,隻能依托在別的宗門之下。說起來真慚愧,這個庇護魅家的宗門就在這九華山。你九華山不是號稱佛道並存嗎,而有一個地界,就正好是這稱呼的完美詮釋——白雲禪林!
白雲禪林位居九華山蓮花佛國西部的鳳雲山中,茂修竹,風光秀麗,環境幽雅。鳳翥朝東,其西低凹,每遇氣候變化,山凹白霧翻騰,繼而彌漫九華,所謂“白雲深處有奇觀”,即指於此。
據《福地考》載,漢有竇子明者,在此修煉,功成,飛生成仙;又載,晉葛洪煉丹,亦成於此。原名“白雲觀”,漢代以前這裏便是有名的道教道場。
而唐貞元十年因韓國高僧金喬覺圓寂,感應強烈,山石崩摧,靈異遍九華,徒弟遵金喬覺為地藏王菩薩之化示,故白雲觀改稱白雲禪林,香火隆盛。
這裏佛有高僧,道有飛仙,可謂人傑地靈,魅家總壇的不二首選啊!
這時候,可能就有人對次嗤之以鼻了,她們魅家總壇倒是想得美,找了這麼個好地方。可關鍵是,人家答應嗎?人家那些和尚道士的,就容許這些淫穢之徒在此興風作浪?
事實勝於雄辯,有這麼一個小故事,可以供大家一樂。
有一個得道的高僧,姓名咱們暫且就先不說了。他一生最受人推崇的,就是他對佛家戒律的嚴格遵循。可就在這老和尚臨終前,他忽然回光返照,仿佛返老還童了一般。而這個老和尚的弟子,也都是些得道的高僧。
所以,大家對老師的這個現象也不是很奇怪,隻是更加的關注罷了。因為他們都知道,這現象的出現,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老師還有什麼願望未了!
果然,這老和尚還真就說出了他的遺憾:我戒律一生,沒見過女人的身體,真是死不瞑目啊。
雖然佛家戒色,可這真正的佛,卻不是那麼死板的。於是,老和尚的徒弟們就趕緊花重金請來了一個堂子裏麵的小姐。就讓這女人當著老師的麵,再跳一回和尚版的脫?衣?舞。
一曲舞罷,老和尚很是失望:哎,這不就跟隔壁的尼姑一個樣嘛!
老和尚心滿意足的圓寂了,那個舞者也拿著重金走了,徒弟們也各回各處,各找各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