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君達內部的人手也很緊張,但在這樣的大災麵前,大家都能夠接受人員被再度抽走的情況,不少的年輕人都主動提出要去災區支援建設。楊隱除了表揚他們主動奉獻的精神外,也希望沒有去災區的員工能好好堅守崗位,不要擅自去災區,一來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二來也會給那裏的工作增添額外的負擔。好在,君達上下這些年都養成了很好的紀律,沒有人獨自行動的,不少人就用各種方式找公益機構捐款,都一心希望自己的同胞能早日恢複正常生活。
君達的資金狀況一直是楊隱的一塊心病,但這種時候,他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才剛剛透過一口氣來,後麵的路依舊難走,仍堅持各地分公司都要捐款。總部與各地加起來,君達前前後後捐了兩個多億,他個人還在梅州各界舉辦的慈善募捐會上,拿出兩套房子進行義拍,籌得三千多萬用於賑災。
整整一個夏天,全國上下的心都被這場災難牽動著,君達的工作雖然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楊隱卻從傅一、水玲瓏他們近期的彙報中感到了一種慢慢迫近的危機,這不是一場僅僅君達會感受到的危機,而是會席卷全球經濟的危機。
2007年春天次貸危機在美國本土開始蔓延,並呈愈演愈烈的態勢。2007年8月6日,美國第十大抵押貨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是繼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後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從而使這場危機開始向縱深蔓延。這一年的8月金融風暴從美利堅一路刮向歐洲大陸,經過一年的時間到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金融危機開始了全球化蔓延。國內由於出口增長率的急劇下滑,整體經濟也開始放緩,就業壓力加大。同時,國內的資本市場也由於美元的大幅貶值帶來了巨大的彙率風險,資本市場的風險不斷加劇,也嚴重衝擊了對資本高度敏感的地產市場。
君達的商業地產項目比住宅更先感受到了這一波衝擊,8月初,中創投資又向君達提出了五年上市的要求,這就像一塊大石沉重地壓在楊隱胸口,使他遲遲下不了簽定協議的決心,徐峰已經為這件事多次請求他,希望他快做決斷,為君達注入資金加力。
楊隱召集投資部、開發部、賬務部、商管公司、招商公司、營銷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圍繞著是否引入私募基金,並五年內完成上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君達大廈十五層的燈,連續十晚一直亮著,這些跟著楊隱走南闖北的幹將,各有各的觀點,但最大的焦點就是君達是否能每年完成中創投資要求的30%利潤增長,這個隨協議一起簽訂的對賭協議,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君達完不成這個目標,那就意味著君達要提前退還部分投資,或者由君達的高層管理者無條件轉讓手中的股份給中創投資,由中創投資來決定企業最後的命運。
十天過去,爭論始終沒有結果,楊隱也沒有像過去那樣直接拍板決定最後方向,他隻是疲累地向大家揮手,宣布散會稍後再議。
等大家都散去後,康亞平和徐峰告訴楊隱,沈蘊秋三天前就打電話來,要求見楊隱,由於他的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她讓康亞平和徐峰轉告他,博華可以和中創一起對君達實行共同投資。
楊隱苦笑了一下說:“我不能再要她的幫助了。”
康亞平勸他:“你一直都是很冷靜的,這次也要冷靜啊!千萬不要讓你和蘊秋之間的私人感情影響了你對公司現狀的判斷!”
“博華加入進來,也隻是對中創起一個限製作用,但她始終要顧及投資者的利益,不能全部從君達的角度考慮問題,否則她也就不是沈蘊秋了。”楊隱說。
“你應該相信她的能力,除了中創提出的對賭條件,我們還是可以有別的選擇的,也是可以談的。博華的加入可以為我們的談判增加籌碼,不是嗎?”徐峰也勸。
楊隱沉默著,沈蘊秋身懷六甲的樣子讓他的神經無比刺痛。一個月前的那次金融與地產業聯誼會上,見到她挺著肚子在劉凱天的陪同下一起出席,他就感覺自己的每根神筋都要被燒著了。最讓他難以容忍的是,沈蘊秋與劉凱天居然一直沒有結婚,卻公然出現在各種場合招搖過市,對別人的指指點點絲毫不以為意。
楊隱目光淩厲地看著康亞平和徐峰說:“我不允許任何人去和博華談投資的事,我不需要她的幫助,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