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萬豐的資金內幕(2 / 2)

這之後,萬豐的銷售部門書麵發函給海河商業銀行,說銀行投資聯建的地下一層部分,現ZC有規定不得用於商業經營性出讓,要求銀行在地上樓層中重新選擇。海河商業銀行在內部商議後同意調換,與萬豐又另外簽了一份補充協議。在新協議中,明確指出地上樓層的價格遠高於地下一層,原來地下一層換取地上六層和七層後相同建築麵積後,所購單價由原來的一萬八千元每平方變成了三萬二千元每平方,而梅州目前最貴的商辦樓均價也不過一萬多點。

如此一來,剛剛將投資款付清的海河商業銀行又欠了萬豐的錢。萬豐在補充協議簽訂後一個月,又不客氣地將海河商業銀行再度以拖欠投資款的名義告上法庭。最終結果萬豐又一次贏了官司。

但官司結束後,正值海河商業銀行內部人事調整,施楠調離了信貸處,升任主管業務的副行長。為了在人手交替時不出亂子,施楠與袁沁藍商量暫時低調處理這事,不急著催銀行付錢。

萬豐沒有催投資款的事,銀行卻催萬豐歸還第一筆抵押貸款了。施楠剛坐到位置上,不便馬上為萬豐說話,結果兩家又把這事鬧到了法院。經過調解,萬豐同意用銀行的投資款抵消貸款,但銀行需把貸款抵消後多餘的投資款和欠款利息如數支付給萬豐。

這之後,每次貸款到期前,萬豐總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把海河商業銀行告上法庭,不是抵押物過多,就是餘款未借給萬豐等等。

從萬豐向海河商業銀行貸款開始,到創業大廈交付使用,兩家一直圍繞著那份《總額借款合同》在打官司,海河商業銀行不但把最初借給萬豐的三千五百萬都搭了進去,還依照海河高院的判決先後賠了萬豐二千多萬。

汪小軒聽完施楠的述說,心裏對袁沁藍、餘飛的手段暗暗佩服。如果不是親耳聽到,他真的沒辦法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從來沒有哪個銀行會遇到這樣倒著索賠的事。他裝作喪氣地說:“這樣的操作,沒有慎密的思路、良好的合作,真的是不太好辦啊!我得好好想想再決定是不是也要這麼做。”

施楠說:“銀行這邊我可以幫你搞定。主要是法院和律師這一塊,需要你自己想辦法,尤其是法院。如果法院沒人幫你,這事到判決的時候就可能走歪了。萬豐第一次在梅州中院就輸了官司的。”

汪小軒並沒有把從施楠那裏了解到的情況告訴父母,他覺得以母親穀華的性格,說不定哪天繃不住就在袁沁藍麵前露了出來。在知道了萬豐的內幕後,汪小軒更加覺得要離餘飛夫妻倆遠點。如果不能一擊把他們打垮,還是繞著道走比較好,免得一不小心又著了他們的道。

但是,萬豐的這種借錢方式,還是給了汪小軒一些啟發,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另外再成立一個公司借鑒著操作這件事,空手套白狼的事,汪小軒是不會拒絕的。當然,他不會找施楠做這件事,雖然他有了經驗,但汪小軒相信這種經驗隻會使施楠太過膽大,反倒容易出事情。再說,他也聽穀華說起過,施楠馬上又要調職去其他省行了。汪小軒暗笑,這年月,越是貪得厲害升得也越快。

汪小軒一邊開始與華商的長期合作銀行——華茂銀行加強了接觸,一邊開始暗中留意創業大廈的所有動向。

汪小軒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盡管據施楠說,創業大廈應該每個樓層都抵押給了各大銀行,但萬豐自己卻將這些樓層租的租、賣的賣。汪小軒料想萬豐既然在海河商業銀行嚐到了甜頭,自然也不會好好還其他銀行的錢。

他在梅州的各大銀行找人一打聽,居然一大把的人對萬豐直甩頭,說沒見過這樣無賴的企業,很多人還抱怨,銀行高層明知有問題還常常睜一眼、閉一眼。當然,也有像農行這樣的銀行,堅決要與萬豐將官司打到底的。

汪小軒這下總算找到了萬豐的軟肋。隻要萬豐一直欠錢不還,那麼遲早會有銀行打贏官司而封了創業大廈。屆時,創業大廈的業主應該也不會善罷幹休,萬豐要迎接的問題恐怕會令餘飛、袁沁藍很頭痛。

汪小軒料得一點也不差,餘飛夫婦剛從國外旅遊回來,就接到了法院的兩張傳票。分別是農行與建行告萬豐長期欠款不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