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茶吧。”
金不換示意老板娘,老板娘微微的點頭,向服務員們交待了一聲,自己則是端著酒杯,來到金不換這一桌來,“大兄弟,我敬你一杯,謝謝你當年相助之恩。”
“謝謝,我還要開車,就不喝酒了,以茶代酒。”
金不換端起茶杯,不想喝酒,畢竟一會兒還要開車。
敬了酒,金不換把老板娘留了下來,讓她一起吃飯,她也沒有拒絕,就坐了下來,女兒跟古麗兒差不多大,拿著玩具跟古麗兒展示著。
“大家吃好,喝好,這一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
金不換又端著茶杯跟工人們道了一聲。
聚餐結束了,最大的收獲就是有了紫羅的下落,紫羅金不換用量會很大,因為元氣丹是越多越好,所以金不換才想跟老板娘回老家去采摘。
次日,趙冬青跟金不換兩人驅車來到酒樓,老板娘已經候在那裏了。
“大兄弟,先跟我一起送孩子上學。”
金不換點了點頭,幫忙一起把孩子送去上學,按照老板娘說的,一路奔到了鄉下。
“這是洱海?”
一路上都是老板娘指路,她並沒有告訴金不換兩人目的地是哪裏,路過洱海的時候,金不換終於明白了,應該就在這邊。
“對啊,再進去一點就到了。”
又驅車近二十分鍾,來到一個山村,山村有點偏,而且村子裏基本上看不到新房,全是舊的泥房,連磚房都十分的稀少。
金不換跟趙冬青在滇南也跑了不少的山區,但從來沒有見過比這裏還破爛的地方,甚至連山獄村都不如。
車子的到來,讓得小孩子們都好奇的圍了過來,他們想要上前,又有些膽怯的不敢上前,圍在那裏露出好奇的大眼睛。
“這裏很窮嗎?”
金不換好奇的詢問了起來,老板娘看了一眼,笑了笑,“也不能說是窮,主要是大家都買房買出去了,現在村子裏百分之六十的人都買房買到洱海去了,其餘的人跟我們差不多,在外麵落腳謀了生計,就不再回村子裏了,這些孩子都是父母在外麵打工,不得已把孩子留在村子裏的。”
“難怪看不到大人。”
趙冬青點了點頭,這種情況似乎在國家十分的普遍,經常跑山區的金不換跟趙冬青對於這種情的況見的夠多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了。
來到一戶破舊四麵漏風的家裏,老板娘叫了起來,“三嬸子,三嬸子。”
沒多一會兒,一個七十來歲的老嫗駝著背走了出來,手上正拎著一小籃的洋芋。
“喲,大林媳婦兒,你咋回來了。”
老人湊到了眼前,才看清人,顯然老人的視力已經不太好了。
“來,給你帶了點東西。”
老板娘把東西給放了下來,“這是我兩個朋友,一會兒在這裏吃飯。”
老板娘招呼好了,領著金不換兩人往山上爬去,雖然看著不遠,可是爬山花了十幾分鍾才到,這是山背的區域,應該說是整個村子最高的房子了,房子是木結構的,與村子裏的風格不太一樣。
“這就是我家了,我現在每年大約還能回來一兩次,但都不在家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