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邊的朱名耀對李錦寒微笑道:“李大人,你是我舉薦的,你胸中才學我也是清楚,若有什麼佳作你盡管在這文會上好生展示一二,如過是音律方麵的,需要什麼樂器盡管說就是。”
李錦寒微笑道:“秋季已過,前日便已經過了冬至,下官觀天上秋雁漸至絕跡,心中忍不住發了一番感慨,便有了這首《平沙落雁》。”
寧王爺正是深好此道之人,道了聲“好!《平沙落雁》聽這名字已經感到不凡!”當下便叫著周圍太監將琴具搬上來。
眾官員也紛紛往李錦寒望去,寧王爺催促道:“李詹士,你且將你這首《平沙落雁》奏出來給我禹州諸文士聽聽,要是美妙,本王定然會重賞你!”
李錦寒應了一聲,忍不住往朱名耀那邊望去,臉龐上湧現一股感激之色,接著他便坐到了琴具前,調了一下琴弦,將一個冗音連撥三次,便開始奏撥起這首《平沙落雁》了。
《平沙落雁》是中華幾千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中國傳統式的琴音表現方式在這首曲子中運用到了極點,曲調十分流暢悠揚,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繪了一番大雁歸時在廣袤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不說這首琴曲表現手法的驚豔新穎,單單是其中抒發出的意境便讓人聞後三月不知肉味。這曲隆隆盛譽,《古宗正音》《天閣聞琴譜》等著名琴譜集都將這首曲子列為榜首。
這曲一共有八段,李錦寒彈奏完一曲之後居然已經沉溺在曲調意境中不可自拔,忍不住調弦又重複彈奏了一遍。如此一共彈奏了兩次倒是讓宣武場中震撼莫名的文人們能夠稍微把握住一些曲子的痕跡了。
李錦寒彈奏完之後,場中陷入了好一陣寂靜,過了一會兒,倒是三世子這個門外漢全然不懂震撼,率先開口說話了:“李詹士彈琴真好聽!”
李錦寒朝三世子微微一笑,忽然發現旁邊一道目光向自己望來,隻見唐玉看向自己的眼神十分困惑,滿臉的驚異。
《平沙落雁》這曲變化十分奇妙,寧王爺乃是其中行家,正在用心仔細品味其中的韻味曲調,他聽到三世子的話,這才發覺這曲子已經結束了,他深深地看了琴具前的李錦寒一眼,看見李錦寒還這般年輕,心中更是震撼。
“諸位覺得如何?”寧王爺先不表態,隻是緩緩地掃過宣武場的眾官員,身子柔弱的他這個時候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威嚴。
費中泰走出來行禮道:“稟王爺,下官認為,李詹士這曲子美妙絕倫,比之唐明皇當年之《霓裳羽衣曲》也絕對不遑多讓!”場中文人多是二世子集團的人,知道李錦寒乃是二殿下心腹,聽到費中泰這麼一說,當下連忙出言讚同附和,一時間宣武場中讚揚之聲不斷。
“好曲,好曲!”寧王臉龐隱隱竟帶著一股激動,他深深地看了李錦寒一眼,道:“除了正常賞賜之外,另有大賞,李詹士,你之事當這詹士一職可實在太屈才了,從今以後你便兼任考績司從事一職!”
“謝王爺千歲!”李錦寒行了一禮,朗聲說道。
在場眾人心中都是震驚非常,沒有想到李錦寒竟然親自被寧王提拔上去,這一下受寵於王爺,日後的前程豈能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