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唐以後,路引就象聖物一樣被流傳了下來,從無變動。
當然此路引隻有好人才有,作惡之人是不會有的。
而我屬於靈魂出竅,所以並無路引一說。
更何況再加上我此刻這造型,身邊還有地府陰兵使和陰兵將緊隨,就更不需要什麼‘路引’了。
不過經過的時候,倒是有鬼魂不斷議論我的身份。
想必以這造型進入鬼門關的也是沒幾個的。
進入鬼門關,走上黃泉路,側耳便可聽一陣攝人心魄的鬼哭狼嚎。
悄悄扭頭觀瞧,就見一個個靈魂晃動,他們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斷手斷腳……
皆是不斷哀聲嚎叫,不由得讓我害怕卻又同情。
人都說黃泉路上無老少,隻道是悲悲切切啊!
其實在此這些靈魂還不能叫做鬼,隻有進了酆都城才能叫做一個真正的鬼魂。
而更有甚者會在這黃泉路上買壽搶魂,爭取活下來的機會。
黃泉路走完便是望鄉台。
因為我這純屬修者審訊善惡是非,生死未卜,所以並不需要看什麼望鄉台。
不過這將士倒是真按規矩辦事,直接將我吊上望鄉台,讓我觀瞧。
這望鄉台建於高山之上,高楹曲欄,巍峨宏偉,朝下觀瞧,雲端之上便會出現生前親朋好友與善惡是非。
據說,這望鄉台本無建立,早先是在鍾馗做平鬼大將之時,見一些亡靈終日在豐都名山絕頂處,失聲痛哭,並且哭聲驚天動地,吵得整座地府都不得安寧。
閻羅王便讓其前去查看,甚至下令:凡上山哭泣者一律斬首,永世不得輪回。
鍾馗接令前往,果見朦朦朧朧的夜色中,一些亡靈聚在崖邊大聲哀號,一個個無精打采,愁容滿麵,雙目失神,哭得簡直痛不欲生。
鍾馗不解,仔細詢問,才得知他們是思念親人,眷戀故土,導致終日悶悶不樂,茶飯不思。
聽說這名山絕頂處的懸崖邊能遙望陽間,便趁著黑夜紛紛跑上山來。
誰知陰陽一紙相隔。
卻任憑他們望穿秋水,哭斷柔腸,眼前除了一片茫茫霧海,在難見親人模樣。
如此才忍不住哀聲大哭。
鍾馗聞言傷心,旋即想起自己別了父母兄妹,到京城長安應試,遇上奸賊盧杞,氣憤不過,自刎在金鑾殿上。
之後被玄宗皇帝封為驅魔大神來到豐都城,便遍行天下斬妖除魔,卻終日難見親人容顏。
一時間也是黯然神傷,淚濕衣襟。
所以他並未依令行事,而是回轉之後跪見閻羅王,交出平鬼大將之職請罪。
但閻羅王聞聽此事後卻趁夜前往名山觀瞧,見此事非虛,便下令建設望鄉台,讓陰曹亡靈遙望自己生前的家鄉與親人。
如此一來,哭聲方才消失。
而望鄉台也至此成為陰間亡靈和陽間親朋的最後訣別之處。
我本不想觀瞧,畢竟自己還未死去,親朋好友親眼見也不遲。
然而當雲端漫霧真的生出畫麵時,心裏真是有些難受。
不過看到最後時,我卻又眉頭緊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