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部長說:“我多次對他進行考驗,以我的觀察,絕對可靠。在審訊方麵,他是真正的行家裏手。”
呂新正說:“你們要乘勝擴大戰果,秘密訊問劉夏山,我要親自去旁聽,我對高有法還是不放心。”
第二天,十二區區長被叫到社會部開會,從此再也沒回去。
旁聽完審訊,呂新正對高有法完全放心,而且對他的審訊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拍著高有法的肩膀說:“有法,你就和耿部長多辛苦,把隱藏在我們內部的托派、漢奸一個不剩的挖出來。趙部長說的對,這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
一種不安的、詭異的氣氛在泰山區漫延。有一天趙篤生專員把呂新正叫到辦公室,問:“新正,聽說十二區的正副區長,還有兩個村的民兵隊長都被抓起來了?”
呂新正說:“我正要彙報這事呢。本來我打算早彙報的,可是為了慎重起見,沒拿到確切證據前,我不想把事情擴大,怕冤枉了自己的同誌。”
“那麼說,現在拿到確鑿證據了?”趙專員問。
“是的,我這就把調查資料和口供拿來。”
“這樣,這麼大的事情,汪洋司令必須知道,你現在去拿材料,我們都到汪洋司令那裏說。”
汪洋司令、趙專員看完呂新正交來的材料,非常震驚,在他們印象裏,出了問題的這幾個人都是很好的同誌。
“這正是他們的高明之處,善於偽裝,把我們都騙過了。”
“我的意見,還是慎而又慎。人先看起來,但不要擴大影響,目前僅限於我們四五個人知道。等事情確保準確了,我們再向省委、省軍區彙報。”
趙篤生專員同意汪洋司令的建議。
“現在看,托派在我們泰山區隱藏的很深,他們兩人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呂新正說,“根據劉夏山的交待,我們部隊中也有他們的人。”
“不要草木皆兵。”趙專員說,“新正同誌,這件事情一定慎重,慎重,再慎重。抓錯一個同誌,我們就會蒙受不可彌補的損失。”
“這樣,在沒有確切證據前,不能抓人。對抓了什麼人,要及時向軍區彙報。”汪洋司令說。
呂新正回到社會部,把耿部長叫過來,說了汪洋司令和趙專員的意見。
“這就難了。”耿部長說,“沒有確鑿證據不能抓人。可是要是不抓人,哪能得到確鑿證據。”
“兩位首長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呂新正說,“可是我們做具體工作的,必須為整個泰山區的安全性、純潔性負責。我們不抓人,客客氣氣的把人請來,好吃好喝供著。拿不到確切證據前,我們也不能向軍區彙報。如果查清楚確實沒有問題,再把人放回去就是。”
耿部長點頭說:“這樣最好,避免影響造成了,人卻沒有問題,那樣工作就被動了。”
“有一個人,我一直懷疑。”呂新正說,“但是領導對他的印象好像特別好。”
耿部長問:“是誰?”
“警衛連王連長。”呂新正說,“說不上為什麼,我對這個人印象不好。還有前次在閣老村,軍區機關剛剛入駐,敵人就來了個突然襲擊,警衛連放出了4路警戒哨,竟然一路也沒有發現,最後結果說是敵人迷了路誤撞到了閣老,這也太巧了。”
“王連長這人,心直口快,又能打仗,領導和同誌們都對他不錯。”耿部長說,“我對他的印象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