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如今的一切我隻是很無奈,也許你會感到驚訝,連我自己都不知為什麼。其實最清楚的也是我自己,我隻覺得人最痛苦的就是在自己討厭的環境中生活,特別是當你很想離開而又無能為力時。一切都是在煎熬,我想你應該知道我指的是什麼,我想我最失敗的就是走了這一步,所以我勸你,在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時,千萬別上高中,千萬別像我,這種錯綜複雜的心情是我難以表達的。其實我並不想考大學,隻是因為受傳統觀念的一種束縛,父母的用心良苦,我不得不按他們的意願走進重點中學,上了高中,一切都變了,也許我最大的敵人隻有自己。父親及很多人都說,別怕差,努力拚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了,可我自己根本就沒有強烈的願望考大學,叫我怎麼拚,也許曾經有,但如今我確信是絲毫沒有。麵對每天成堆的作業,我很煩、真的很煩。而麵對父母,同學還要強顏歡笑,我也清楚再如此下去別說考大學,恐怕就連會考也難過關,而我的這一切也不能同父母說,我怎麼能傷他們的心,我又怎麼敢提出轉學的要求,我怎能辜負他們,我怎能對得住那15000元的冤枉錢。然而我這樣拖下去不僅騙了他們更騙了自己,你知道嗎?我多羨慕那麼(些)不上高中的人(包括你),因為他們還有快樂,而我最終的結果,不僅考不上大學,就連起碼做人的信心也會失去,最終我將一無所有。真的,不是我悲觀,因為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曾經不知多少次勸我自己,推動自己的學習激(積)極性,沒有用,真的沒用,我已經很討厭學習,真的,我也不想再找什麼道理來說服自己,我已試過不隻一次,然而我真正失去了的是我自己以前的思想和心理,我不知該怎麼辦?真的。我對不住所有關心我的人,更對不住自己,我想如果我現在在上中專而不是重點高中,我的發展狀況將會比現在好得多,或許我還可以在各方麵完善自己,總之,一切隻能幻想,一切都已經來不及!真的,我隻希望時間趕快過,讓我迎接最終的失敗!也許我的命運就毀在我自己手上了。
好了,謝謝你聽我發了這麼多勞(牢)騷,速回信!祝你聖誕快樂!
娜娜
1998年12月25日
娜娜最終沒有發出任何一封信,她留下的最後一封信(未刊登)距她離家投湖僅一天!娜娜永遠地走了,我們已無法揣度一個絕望少女在生命的最後-N的心態,可她仍留給我們太多的痛惜和思考。(娜娜為化名)
現在的孩子到底缺什麼呢?
1998年夏天,就是我在《中國青年》雜誌主持我們現在怎樣做父母的問題討論行將結束時,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的徐海燕讀者寄來了一篇題為《現在的孩子缺什麼》的討論稿,當時由於版麵所限,徐海燕的稿子未能刊登,現在請大家一同來看一看她的這篇文章。
現在的孩子吃精製食品。穿漂亮衣裳,在高樓居住,出門要乘車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孩子享受著不止一家人、不止一代人的關懷和嗬護,隻要看看大街上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的蜂擁而起,就不能不感覺到孩子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麼,現在的孩子還缺什麼呢?
現在的孩子,由於過多地享受著來自親情的愛和物化的愛,已在自己的世界裏漸漸地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是非標準,而其中許多是與我們成年人社會所報與的期望值大相徑庭的。一次我在逛東亞商場時,累極了,遂在一老婦和一大約六七歲很漂亮的女童的對麵尋了一張椅子坐了下去。不料那女童跳了起來,指責我不該坐在這裏。我問:這位置有人嗎?沒有。那為什麼不能坐?因為我要放衣服。其實她並沒有衣服要放,她隻是想在兩個椅子之間玩,旁邊的老婦忙解釋說:你坐吧,沒關係。可那女孩說:不行。看得出來,這是個極受寵愛並被嬌縱慣了的孩子。由於過多的愛,使她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角色,別人都應該為滿足她的需要而存在。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如果繼續掉以輕心,則會很容易發展成為一種人格缺陷,而給她的終生帶來永久的負麵影響。
實際上隻要留心,幾乎可以說舉任何一個孩子為例,都不難發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如缺乏責任心,勤勞勤儉差,關心他人不夠,成就需求低,學習動機扭曲等。但是他們的缺陷並非完全是個人的缺陷,而往往是與某種體製或時代的缺陷聯係在一起。最明顯的莫過於現在家長們望子成龍成鳳心理,學校單純追求升學率心理和社會對人才渴求的急功近利心理,人們將關注的目光紛紛投向成功率隻占5%的天之驕子身上,而對於孩子們的社會文明道德教育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訓練多為有意或無意的忽略態度。事實上隻片麵追求智育,而讓品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長時間地處於一種滯後狀態,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一個重大隱患,也影響到民族的命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