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洞庭遊(2 / 2)

郭岸行一口氣提著,到這時也沒敢鬆,大家都“嗬嗬”地笑,他臉上的笑容更多,感激喜悅地望著梁薇。梁薇湊到他身邊要跟她商量、安排事情時,他還歡樂得有些失神,隻見梁薇嘴唇在動,隻聽她清脆的聲音在回響,他卻全然不知是什麼意思,隻是笑著,滿含情思地看著她,看著她……

子靖眼看著這一幕,豎著眉毛沉著臉,口中一塊榨菜被他嚼得“嘎嘎”響,心形的唇上隨之一扭一扭,手裏拿著筷子貼在碗旁,胸中一股無明火,隻是不知道何來何往。終於,梁薇也發現郭岸行仿佛沒有聽她說話,手在他眼前晃一晃道:“不好意思,聽到我說話了嗎?”

煙雨仍將世間籠罩,郭岸行心裏卻是一片明媚,覺得梁薇實在可愛極了,溫和地笑著,用調皮的語調道:“聽到了,都交給我,你喜歡去哪裏,咱們就去哪裏!”

郭湘婷大驚,沒想到連自己親哥哥都將自己忽略了,張張嘴剛要說什麼,梁薇已經轉過頭向她道:“婷姑娘,我再次邀請你和我們一起遊洞庭湖,你肯不肯去?”

郭湘婷遲疑片刻,靈光一閃後振振有詞:“你真是厚臉皮,我們家是主人,要邀請也是我邀請你。不過,我不邀請你,你不許去!”

郭湘婷是真真實實的十六歲,可愛的態度自然流露,梁薇忍不住笑,好脾氣地說:“我賴上你了,非跟你去不可。”

“小呆子……”

他們一行人在城中略略走一走,然後在嶽陽樓吃中飯,極目遠眺。那天的雨似下未下,煙霧朦朦,遠山與湖水都浸潤在一種森涼、潮潤,淡而稀薄的墨綠色裏。郭湘婷吃飯時不老實,憑著欄杆在樓湖裏的遊船。她穿著桃粉色的絹綢衫,襯著她粉粉小臉,與閃亮的眼睛,格外幹淨鮮豔。

梁薇昨夜為衣服斟酌來去,早上卻沒有按計劃穿出來,因為臨時撈的青衣綠裙穿起來也很順眼。她這種顏色清雅不出挑,在這蒙蒙的天氣裏,當然不及郭湘婷這種打扮來得明麗。她心情極好,望著郭湘婷笑,覺得她恍若這清冷秋季裏的一樹櫻花。

午飯後,他們也去湖裏泛舟。離嶽陽樓不遠的湖岸邊,一條長板橋伸向水中,板橋兩側本來有許多小舟供人租賃遊湖。天有微雨,大家的興致卻格外高,那時隻剩了三艘,也剛好夠了。

桑彪卻與眾人不一樣。他生在京城,成長在河南少林寺,回到湖南也才三兩年,沒有機會學遊泳,又因為本身體格笨重,總覺得踩上船就能將船兒弄沉了,十分怕水,至死不肯與大家同去。眾人也勉強他不來。於是竹家三人與郭家三人各乘一隻向湖心駛去,岸邊剩下一舟與桑彪相對。

舟上的老翁心情正好,戴著鬥笠遮擋若有似無的雨,仰頭與坐在板橋上的桑彪閑話家常。有了年紀的人,通常都有所迷信,船翁與別的老人家一起信佛,說自己新得的孫子長得很好,實在要感念佛祖之德,倒好似他兒媳婦隻是沾了光。他要向佛祖還願,吃素一年,早晚念經。

桑彪大感興趣,於是問他念什麼經。也果然不出他所料,正是佛經中的流行體——《金剛經》。老翁雖然將經文念得順溜,卻基本不懂經中的深意,還以為《金剛經》中的“金剛”二字,指的是金剛羅漢。桑彪深受佛門教養,有義務跟他講解,便告訴他《金剛經》的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是金剛石,是最堅硬、最珍貴,最光明的;般若是梵語,智慧的意思;波羅蜜亦是梵語,彼岸、脫離苦海的意思……那老翁大為驚豔,看他雖然年少,生得卻著實穩重,麵相親和,讚他是彌勒轉世。桑彪聽了更高興,坐在那裏直笑。

梁薇等人已遠離岸邊,聽不到他們說什麼,遠遠望見,居然能通情達意。她指著他們,笑向端綺與子靖道:“你說那老爺爺,是不是把咱們彪哥當成彌勒佛來拜了?”

他們回首一看,見桑彪盤膝而坐,麵帶微笑,肉乎乎的臉上兩個深深的酒窩,憨態可掬,都不禁笑了。子靖正要回過頭來跟梁薇說桑彪確實與佛門緣分極深,忽然看到湖岸之上奔跑著一個女子,一身粉青色的衣衫,頭戴鬥笠,白紗圍著。子靖覺得這打扮好生眼熟,便“咦”了一聲。他“咦”這一聲兒剛落,便聽梁薇高聲“呀”了一聲兒,便轉過頭,指著那姑娘問:“這姑娘我看著眼熟,你認識啊?”

梁薇與端綺並肩坐在子靖對麵,正麵朝湖岸,看得清楚。聽到子靖問她,便說:“不認識……我認識在後麵追她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