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的人們見此情景,以為是愛神阿佛洛狄忒乘著金龍來此與安東尼尋歡作樂。
人們奔走相告,觀者如潮。安東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埃及豔後迷人的風姿,優雅的談吐,神魂顛倒,不知所措。
他非但把責問埃及豔後在共和派反對,“三頭”戰爭中的暖昧態度的問題拋到九霄雲外,而且當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殺害埃及王位的繼承人和競爭者,當時避難於以弗所的異母妹妹雅西斯。
不出數日,這個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虜,跟隨她一起去了埃及。他們在埃及一起度過了公元前41~前40年的冬天。
為了滿足克麗奧佩脫拉的野心,安東尼把埃及、敘利亞和塞浦路斯,贈給了這位絕世美人。
埃及豔後支持安東尼遠征帕提亞,結果未能獲勝。
公元前34年,安東尼出征亞美尼亞得勝後,不是在羅馬而是在埃及的亞曆山大裏亞,按照埃及的禮儀來舉行凱旋式,兩人同登黃金做成的王座,埃及豔後稱為“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稱為“諸王之王”。
安東尼在埃及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與埃及豔後的關係,始而受到羅馬人的非議,繼之激起了他們的惱怒。
羅馬人民斥責安東尼將羅馬的征服地贈與這個妖女及其子女,準備遷都亞曆山大裏亞另建新王朝。
在羅馬,人們對埃及豔後恨之入骨,認為她是除了漢尼拔以外構成對羅馬最大威脅的女王。
這就使得安東尼威信掃地,喪失了國內的有力支持。
這一點被屋大維利用,也是造成安東尼在與屋大維鬥爭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趨於尖銳,完全決裂了。安東尼應埃及豔後之求,正式修書遺棄其妻奧克塔維婭。
屋大維也發誓為其姐所受的侮辱報仇。他不顧冒犯羅馬的傳統習俗,從維斯塔貞女手中取得安東尼放置於神廟中的遺囑,公布於眾。
安東尼的遺囑記述了,他對克麗奧佩脫拉及其子女的領土分配,還指令這位絕世美人,將其遺體安葬在亞曆山大裏亞。
遺囑一經公布,輿論嘩然,群情激憤。
當然,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特裏布斯大會)以侵占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對埃及豔後宣戰,並剝奪了安東尼的執政官職務,以及其他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亞克興海戰)。正值戰鬥方酣,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埃及豔後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回埃及。
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拋下戰鬥部隊任其遭受殲滅。
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曆山大裏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
埃及豔後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早就研究各種自殺的方法。她躲進了墓堡,卻被屋大維所智擒。
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
屋大維生擒克麗奧佩脫拉的目的,是要把她帶回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
克麗奧佩脫拉得知後,陷於絕望,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裏送到她麵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埃及豔後和凱撒所生的兒子托勒密·凱撒,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曆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