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發喪(2 / 2)

朱允熥心中失落不已,而對於藍玉他們來又豈止是失落便能夠形容的。

“國公爺,陛下已經很明顯要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了,數個月來,我們費了那麼多的心思,居然給朱允炆做了嫁衣…”

涼國公府內,一眾勳貴們坐在正堂之上,人人臉上有些怒色。

前些時候,為了將幾個年長的皇子排除出儲君的候選,這些勳貴們可是出了大力的,畢竟晉王、燕王等可都是難對付的角色。

勳貴們原本想著,將幾個年長的皇子排除了之後,文官們的勢力顯然不值一提,但是誰又能想到,原本沒有什麼傾向的洪武帝居然在這種時候一錘定音了。

“這件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總而言之,一定不能讓朱允炆上去,公爺,要不…”

著,景川侯在脖子劃拉了一下。

看到景川侯的舉動,大家都明白了景川侯想要幹什麼,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人出生反駁。

還是藍玉見此大怒道:

“胡鬧,雖眼下聖旨還沒有下來,但是朱允炆乃是陛下選定的太孫,若是朱允炆出了意外,我們大家都要給他陪葬!”

藍玉剛一訓斥完景川侯,坐在堂上的勳貴之中卻又有人開口道:

“那,難道國公爺就眼睜睜的看著朱允炆上去?”

“國公爺,要我看來,景川侯所提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那朱允炆何德何能,憑什麼能夠將允熥殿下壓下來,反正我是不服”

正堂之上,一時之間喧嘩聲大作。

此時的藍玉卻很是苦惱,洪武帝突然選定了朱允炆出乎了藍玉的預料,畢竟不管從哪方麵看,選擇朱允炆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難道洪武帝真的能長命百歲!若是洪武帝去了,就憑朱允炆,他行嗎?

朱允炆背後沒人,他壓不住那些和洪武帝一起打下的勳貴,同樣朱允炆也壓不住在大明境內各擁兵權的藩王們。

別的不,羸弱的朱允炆拿什麼來震懾這些驕兵悍將才是最大的問題!

在藍玉看來,朱允熥才是洪武帝最好的選擇。

朱允熥背後是開國公府、涼國公府等眾多的勳貴。

先藍玉自己就是大明軍中的一大派係,而且藍玉與潁國公交好,在軍中不存在什麼強大的反對派係,同時有藍玉在,對於晉王、秦王、燕王等強力藩王也是一個強力的震懾。

另外,藍玉並沒有兒子,根本不存在篡權的必要。

藍玉想不通洪武帝到底是怎麼想的。

“好了,都別吵了,聖旨還沒下來,眼下先等懿文太子喪了再,若是實在不行,過一段時間,等風波了點,我們再動手”

眼看著,堂上不少人支持景川侯的意見,藍玉覺得既然如此,那就幹脆順了大家夥的心意算了。

雖藍玉眼下是勳貴之中最強大的軍頭,但是他總不能真的負了這些親信們的好意。

畢竟大家夥跟著藍玉是希望自己的權勢能夠更上一層樓,若是藍玉不動手,坐視下去,人人一見大局已定,自然都去巴結朱允炆了,誰又能願意拿著身家性命和藍玉一起沉淪下去。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懿文太子朱標喪,陵寢經洪武帝批示選在了孝陵東側。

從洪武十四年開始,洪武帝調集民力修建孝陵,眼下孝陵雖還沒有完工,但孝陵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眼下除了主體之外,基本都已經完成。

孝陵的修建承唐宋曆代“依山為陵”的舊製,將整片紫金山南麓納入了陵園之中,工程浩大,前後動用了數萬民夫,即便是眼下還有近萬民夫在內做工。

朱標喪之日,整個皇宮內外皆掛滿白布白幡,而除了洪武帝之外,王公勳貴、文武大臣更是人人皆穿白衣以示哀悼。

棺木起駕的那一刻,人人慟哭,就連洪武帝也再次留下了淚水,他知道今日過後,自己這輩子是再也見不到這個寄托了自己太多心思的兒子了。

從皇宮一直到孝陵,道路兩邊早已跪滿了身著白衣的人群。

步行在送葬隊伍之中,朱權的心頭卻是變得清明了起來。

朱標的死是改變了整個大明的重要事件,看著前方手持白幡不停哭泣的朱允炆,朱權想到或許削藩也是朱允炆日後不得已而為之。

朱允炆沒有朱標的人望,沒有朱標在藩王心目中的地位高,下對於這個年幼的儲君充滿了太多太多的疑惑,這直接導致朱允炆為了自己的統治不得不先從削藩開始做起。

朱權暗歎了一聲,這聲歎息是為了朱允炆的不易。

但是身在皇家,又有哪個人能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