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回 逍遙允戰興慶 李良輔擅出兵(2 / 3)

“主公所言甚是,看來主公已有破敵良策。”諸葛亮搖著羽扇說道。

“啥?破敵良策?我沒有啊...哎哎你們都是什麼表情,不要總依靠我好吧,我雖然文武雙全拉風掉渣,但是我很累滴,否則要你們這麼多人幹啥吃的?”

“王爺,那我等當下…”盧俊義說道。

“這不是有軍師麼,別老問我…對對就你們兩個,軍師嘛,要高姿態,不能總是斤斤計較嘛,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走出去嘛…好了別說了,我累了,睡覺去。”

說完,我也不管他們一個個的大眼瞪小眼的看著我,甩頭回去找周公了。

“額,這大太陽的…”史文恭、欒廷玉鬱悶的喃喃道。

“王爺咋一點都不著急呢?”杜壆、呼延灼、項元鎮、韓存保幾個人說著悄悄話。

“哈哈好啦,大家不必憂慮,”韓世忠說道,“王爺是粗中有細,腹內藏有十萬兵,越是不羈,越是胸有成竹。”

看這丫馬屁吹的,還十萬兵呢,我肚子裏隻有十泡屎,摳出來給你丫做粑粑雷要不要?!

諸葛亮也笑眯眯道,“韓元帥所言甚是,眾將勿憂,但且做好分內之事便可,隻等王爺號令。”

“恩。”眾人點頭稱是,紛紛回去不提。

......

卻說那晉王察哥掌兵之後,日夜操練軍隊,巡視防備,檢查物資,事必躬親,還真真兒的有張有弛、有道有法,將十八萬兵馬整合的士氣高昂,進退有度。

那老臣仁多保忠一腔熱血,應詔而來,未曾推諉,也是頗懂用兵之道,從旁協助,出謀劃策,日日枕戈待旦,防備宋軍攻城。

宋軍和西夏軍這幾天都沒什麼大動靜,互相就這樣心照不宣的僵持著,仿佛在醞釀著什麼。

這可苦了其他將校,從未有過的辛苦操勞不說,不能偷懶快活,還沒得什麼油水好處,各個環節都被察哥看的死死地,毫無揩油之處。

絕境,總能激發出不一樣的團結力量,但也能催化出不安、猜疑、嫉妒和嫌隙。

這日,是大將李良輔當值,中午喝了點酒,此刻醉醺醺的正於城頭巡查防務,打打罵罵的找著巡防兵士的茬。

“報~!”一個探馬來到。

“有屁就放!”

“稟報大將軍,前方探得,宋軍分兵大半撤走,僅留兵馬十萬於城南安營紮寨,留兵馬兩萬於黃河對岸。”

“什麼?!撤走了一部分兵馬?!不會是有詐吧?!”李良輔翻著眼睛問道。

“並非有詐,是真的撤走,一部向西,一部往東,屬下等跟了幾百裏,確定無疑,才回來稟報。”

“他娘的!”早就生了一肚子憋悶氣的李良輔大罵,“狗宋軍欺我太甚!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小看我等!還真就不把我大夏勇士放在眼裏了麼?!”

探馬和眾統領不置可否。

“宋軍大本營駐紮在何處?!”李良輔又問道。

“在城西南五十裏外,長城斷牆下!”

“好!此地正有利於我等居高臨下!趁他們分兵安營還未利索,傳我命令,起兵四萬!隨我突襲出戰!”

旁邊幾個將校急忙過來勸解,“不可啊大將軍!軍師再三吩咐要堅壁清野,與宋軍打消耗戰,不可隨意出城!”

“啪!!他媽的!!整天軍師軍師的!什麼狗屁軍師!老子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卻不如他一個叛國的老狗?!”李良輔一聽“軍師”二字,氣更是不打一處來,直接一個耳光扇了過去,直把那將校打的頭冒金星。

自從那仁多保忠來了之後,皇上和晉王似乎不再那麼倚重他,事事與仁多保忠商議,隻當自己是個領兵打仗的鋒霸而已!他心裏如何不氣?!

“大將軍,可是晉王那邊...”

“晉王那邊我自會去說!爾等休得聒噪!此等功勞不取真是天理難容!快!點五萬兵馬!隨我出戰突襲!”李良輔大叫著下了城頭。

眾統領沒有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又是大將軍,隻能調撥各營兵馬,打開大門,轟隆隆的五萬大軍衝出了南門。

早有兵卒報知晉王。

那晉王正與仁多保忠在府中商議軍機大事,聽得此報,頓時大驚,手中的茶杯都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