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救嶽飛呂布殞命 大班師法令新出(3 / 3)

“這……?會不會有些大逆不道啊”眾人議論,看看徽宗,看看我。

我卻在一旁摳鼻屎,無所謂的樣子,眾人又是一番錯愕。

“哈哈,眾卿不必有什麼想法!朕自有計較!領旨便是!”

“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之能應到。

“好好好,望眾卿日後勠力同心!再丞相領導下,共興大宋!”……

“叮!”混沌戒突然響了起來,“功勳值達到80萬,開啟巧奪天工!”

好嘛,定了南方,又達成了了種種所謂的“豐功偉績”,這功勳值直線上漲啊,沒想到短短時日,又漲了這麼多!我心中大喜。

“額!你們先忙著,我到後麵上個廁所!”我急忙跑到後麵查看。

心沉入戒,我仔細看著虛空中的“巧奪天工!”

哦,原來這所謂的巧奪天工便是各種先進的工藝技術啊,棒極了,早就想弄些更先進的東西來壯我大宋各個方麵。

看有沒有飛機導彈之類的,造出來個,弄死那些賊寇蠻羌!

看呀看,看呀看,額,好像沒有那些高科技啊,都是一些相比於現在更先進一些的農業、工業、兵工、生活等方麵的器具、用具、工具,好像還是沒有超前這個時代太多啊,最多是工業革命初期,也就幾百年的樣子吧,好吧,也行了,總比沒有強。

當然了,混沌戒限製不了我自己的思維和知識,說不準加上我自己的加工改裝,製造出來的東西還能有所提高改進也說不定。

當然,目前還真是需要一些先進點的思維和技術,來對大宋的建設添磚加瓦,更上層樓,嗯說幹就幹,我連忙花費功勳值,兌換了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技術。

允佑一年(1121年)六月六日,朝廷在繼丞相一號農業改革、二號治貪除奸、三號兵役高薪三大法令後,又一口氣推出四號、五號丞相法令!即公共基建和產業促進法令!

“奉天承運,丞相法令:在全國開展柏油馬路、橋梁、水利三大基礎建設,自覺招募百姓,以同等兵餉支付工資,在各路、府、州之間、黃河及各支流、長江及各支流、珠江及各支流、淮河及各支流、大運河及各支流,進行柏油鋪路、拱橋墩橋、水壩水渠建設,由工部、戶部撥款出技術、並由監察部、兵部監督輔助執行!欽此~!”

“奉天承運,丞相法令:鼓勵三大產業發展,即鼓勵農林牧副漁業承包發展,鼓勵商業、服務業等經商發展,鼓勵工業尤其是采掘業,冶煉業,輕工製造業,對後兩者由工部、戶部實行營業執照稅收製,由監察部輔助監督執行,欽此~!”

兩大法令一出,天下又是一番振奮和鼓動。

大宋朝野上下先是掀起了一股“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不是農忙時節的農民百姓本來沒什麼事幹,雖然生活水平好太多了,可誰願意閑著?誰不想多賺錢?

這下好了,國家給了賺錢的營生,個個踴躍報名參加大建設,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一時間,各地紛紛修路搭橋,掘溝挖渠,清淤築壩,工地遍野。

由丞相逍遙允混沌戒兌換而來的技術工藝培訓出來的技術顧問、工程師和參與學習的能工巧匠們奔赴各地現場指導,一線監督,指揮調度,組織管控,人力、物力、財力全力監管配合,質量、效益、速度完美結合。

全國億萬百姓一起勞作,那效率和規模可不是一般的!

很快,一條條結實黑亮的柏油大路覆蓋了原來的官道、府路、州街,寬敞、幹淨、安全、硬朗;一座座大大小小的跨江橋梁聳立南北,從此天塹變通途,百姓從此舟車更加方便;一座座水壩、一條條水渠佇立在山峽之間,橫貫在田野阡陌,各處流水潺潺,高峽平湖,百姓再也不怕幹旱無雨,也不怕暴雨洪澇。

全國一片歡騰,齊誇朝廷英明!

而四號建設法令,依舊在繼續進行。

對於五號法令,那就更讓百姓高興了,有資本、有需求、有想法的人紛紛投身三大產業的發展,承包農田、山嶺、灘塗、草原、海域,向工部學技術,開展農林牧副漁種植、養殖經營;許多人開始做生意,申請營業執照,開店鋪,開作坊,吃穿住行用,茶米油鹽醋,南北漕運販賣,東西車隊輸送,端的是一派市場經濟的雛形;大宋礦藏豐富,不少人申請開礦采掘,工部給了技術,煤,鐵,銅,金,銀,鈦,等等許多普通和稀有金屬一起被開發出來,也鑄造出許多以前沒見過、不敢想、不可能的物事,也製造出了更多的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社會所需。

整個大宋,一派大發展,欣欣向榮,百姓已經不滿足安居樂業,都開始銳意進取。

同時,在丞相建議下,朝廷也對一號法令進行了修改,將百姓上繳份額,由原來的三成,降到兩成半,進一步讓利於民!

同時,對各地河流就行挖泥疏通作業,降低河床進而降低河堤高度,進一步減少可能發生的洪水對兩岸的威脅。

這樣的朝廷,這樣的朝野上下,不是盛世,還能是什麼?百姓不擁護還能幹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