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章】極品裝B(五)(1 / 3)

其實沒有喝酒,不過醉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論喝什麼都能醉,當季默吼出“酒不醉人人自醉”然後吼出在《悟空傳》上看到的唐僧關於醉酒的最經典的說法的時候,幾個人都是大大的吃驚了一把,季默在宋陽已經是小有詩名,這個不假,誰叫他曾經在青樓裏頭一不小心就用了蘇東坡的經典中的經典,一首《水調歌頭》已經是把季默這孩子的名聲打了出去,如今的西廂之中,他可是很有名望的,隻是這些東西他不知道,也沒有調查過,季默也沒有想到過自己就是偷詩一首在文壇上還沒有露出尖尖角的時候,卻在青樓界打出了美好的名聲,不過想想也是,這個時代之中,青樓算是一個各種信息交彙的地方了,因為沒有電視電影,網絡媒體雜誌報紙,所以很多東西隻有靠用嘴傳播,而青樓無疑就是一個各種各樣的人交彙的地方,這個地方隻聊一些八卦比較好,所以也可以想象當年那些寫詞的大才子為什麼都是混青樓,和那些名妓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了。

既然無意當中說到了詩,這些人自然都不會放過季默,自從上次之後,季默就以自己的小王爺的身份嚇走了無數想要來切磋或者求指點的文人騷客,他對於這些方麵的事情覺得非常無趣和虛假,半點沒有和練武有意思的感覺,而且關鍵是季默自己非常討厭剽竊前人作品這樣的行為,總覺得這是無聊狗血的橋段,用一次是情非得已,再用就是臉皮極厚了,所以從那之後,季默就再沒有作品流出來,外界倒是不敢猜測這個小王爺是不是江郎才盡,不過今日給幾個全然不怕他的人逮住了,而且季默又是奉命過來裝B,自然在詩詞上有了一番準備,不過推辭還是要的,但是在欲拒還休之間硬是沒有架住幾個皇子加歐陽的大力鼓吹,於是季默想了想,在向天香商行的人要來了一大壇子上等的米酒之後,抬起罐子,咕嘟嘟的灌下去半壇,從地上跳到了桌子上,那狂放的氣息大盛,整個人就完全不像少年樣子,而是多出一股子別的不羈之意。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這算是《將進酒》的簡化改良版本,季默這靈機一動就扛了出來,詩仙的古風寓意高遠,又是豪氣萬千,又是浪漫無限,特別適合喝酒之後放聲呐喊。再說詩仙千年的經典,可是經過了無數文人騷客的挑刺找毛病,依舊是能夠在屹立不倒,足見詩仙的功力,於是這簡化版一出,就直接讓三位皇子絕倒,是佩服的絕倒。三個人都不是粗人,而且絕對是屬於文化人中的佼佼者,所謂的詩歌也是聽多了,本來以為季默會繼續他的長短句,但是這次季默卻出古風,詩仙作品,必定不凡,話音一落卻是啞然無聲,季默沒有停歇,身體在桌子上一扭,換了個姿勢,舉著這酒就是一口,可能是酒興,也可能是裝B需要,又是一首李白的絕世佳作出世: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擾,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尋扁舟。”

季默見好就收,吟完,便是久久的沉默,似乎是在回味,又似乎是在沉思。眾人也是給季默,確切的說是詩仙的兩首絕世好詞給震得半響都沒有辦法回過神來,如果季默不是事先就做好了的,那就是現場做的,但是無論是現場還是事先做好的,這樣的佳句都不是說有就能夠有的,這才是真正的詩人們痛苦的事情,不是以前有些詩人為了寫出一句話而痛苦萬分,摳腦袋,扯頭發,嗑藥,酗酒的大有人在,有些人一輩子就整出了一句經典語句就能夠為世人所傳頌,所以詩仙才能叫做詩仙,李白才能夠彰顯他的偉大。整個人生作詩無數,經典無數,流傳上千年,為千萬的讀書人所傳頌,並且一直被模仿,從來沒有被超越過,因此有人才會評詩的時候說,天下的詩歌都在唐朝的時候給他們寫盡了,後人再無好詩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