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人變!此時的炎隆終於找到了突破之發,
那便是:掌握規律以及掌握“度”!
俗話說的好,做什麼都要有個度。
好比說一個人一邊在上大學,一邊在寫書,
或者一邊工作,晚上回來寫書。很多人會說它三心二意,
分散注意力,怎麼可能兩件事都做得好?
這就要看那人是否掌握 “度”了。在這幾個例子裏,
度代表的含義其實就是做一件事情所需要花的時間。
從這個方麵來說,度,是一個在做一件事情上製定的時間。
時間會因為每天的不同而一直在改變,也會隨著不同的情況而改變。
好比說你從工作回來的很晚,明天工作也很忙,
但你的粉絲們都在等著你更新呢!
作為一個作者,你應該毫無廢話的坐下來,直接寫書,
但作為一個優秀的工作人員,
你也知道自己應該早點睡覺,為明天做準備。
但你同樣作為一個從小就聽爸媽的孩子,也知道應該遠離寫,
因為大部分寫的人都沒什麼前途。在這種情況下,它應該怎麼做?
這問題其實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對於每個人都不同。
這位寫作家即是工作人員,又是寫作家,又是聽話的好孩子。
這種情況下要如何做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客觀的分析一下每一個選擇的後果,然後,很果斷的去做你選擇做的事。
能夠這麼做的人就是掌握“度”的人。
炎隆所謂的“度”就有點不同了,
但原理是一樣的。他既要躲閃,又要攻擊,又要保證不被水象圍住,
又要完美的掌握自身力量,進行【魔變】等秘法。
他所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他在每一個不同改變的情況下要選擇如何反應才能活下來。
此時的炎隆隻不過是憑這超強的天賦以及多月積累下來的經驗在打鬥。
說到底他隻不過是被動的反抗而已。炎隆沒有完美的掌握打鬥的 “度”。
在這個例子裏,所謂的 “度” 不是選擇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反應,
而是順著每一個生命體的攻擊規律而用它們自己的力量打敗它們。
這跟原始太極很相似。太極的基本原理便是借力。
他雖然表麵看起了很娘們兒,沒有別的武功那麼秀,
但它在別的武功慢慢的一個個消失的時候卻依然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了。
為什麼呢?
因為太極功法的借力打發可以使一個弱小的普通人打敗一個比他強大許多的壯士!
炎隆雖然會在敵方攻過來的時候找出反擊的空間,
但那隻不過是在恰當的時候找機會而已!
掌握 “度”的人會在敵人攻過來的時候,用手掌抵消他們的攻擊力,
然後乘他們身體像前傾斜的時候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魔鯊魚攻擊的時候,炎隆會找一個恰當好的時機進行反攻,
而不是借魔鯊魚的力,把這力量換給他們!聽起來似乎差不多,
但實際上這就是沒有掌握“度”和掌握“度”的人的差距!
而此時領悟“度”以後的炎隆從通關希望遙遙無際到了近在眼前!
但這個技巧很難掌握。
炎隆在第一層混了六個月左右才終於領悟出了“度”的那麼一絲。
雖然隻不過是冰山一角,但就是這麼一絲徹底的改變了他未來修煉到路的方向。
憑著那一絲領悟,炎隆非常輕鬆的戰到了地帥巔峰地二十五層。
炎隆也終於在這次的闖關過程中第一次受了點皮外傷。
越往後越難,炎隆到了第三十層以後依然感到了壓力。
光憑借力還是不夠的。
炎隆在借力的同時也開始把諸多的其他技巧以及戰鬥經驗全部混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