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宸深知此次封國與依達聯盟,幾乎集結了兩國大部分兵力,再加上連連勝仗士氣正猛,此時若是直接對擊必然會是一場硬仗。
權衡利弊之後,他決定先暫緩與盟軍的正麵抗擊,轉而直接襲擊其中一個國家,迫使對方調回大軍自救,到時候兩方聯盟必然受損,軒轅大軍又至,敵方一定會軍心不穩。既然依達在邊疆一直蠢蠢欲動,三方五次挑釁軒轅,那麼就直接利用這個機會統一依答。
於是他兵分兩路,自己帶領十萬大軍一路聲勢浩蕩前往蕪城,佯裝正麵與盟軍敵對,暗地則安排列檢率領剩下大軍秘密前往依達。
依達是遊牧民族,疆土貧瘠,物資匱乏,國力與軒轅本就有差距,加上此次國王和山君為了能夠抓住機會搶奪大量領土,幾乎派遣了大半兵力,反而將自己的國家置之險地而不自知。
列檢出其不意,連連攻破依達城池,所到之處戰無不勝,直搗依達國都而去。和山君大恐,果然立馬下令,召回與封國聯盟的軍隊,回師自救。
崇斂推測到這是軒轅宸聲東擊西,擾亂部署的策略,此時一旦依達撤兵,他們之前的一切都會前功盡棄,雙方都會陷入危機,便以盟約為由,拚死阻攔依達軍隊回師。
和山君怒斥崇斂不仁不義,見他們即將滅國都不願放兵,於是直接斷了盟約,與封國反目成仇。大軍匆忙返回依達,與列檢作戰,但是長途跋涉,將士們都勞累不已,一直連連敗退,最後集中所有兵力,與列檢在國都對持。
而此時軒轅宸已帶領十萬大軍兵臨蕪城,依達軍隊匆忙撤兵已經讓剩下的士兵心生惶恐,在加上新至的軒轅大軍士氣高昂,咄咄逼人,不由地都慌亂了起來。
軒轅宸看準時機,用兵神猛,勢如破竹,接連收複了蕪城,澤城,沛城,一路把封國的軍隊逼到了他們最先占領的玉城。
玉城的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崇斂見形勢不好,便命大軍全部退回城內,下令死守,無論如何都不允許出城迎敵,在城內休養生息。他知道軒轅一半的兵力已經被依達牽製,此時隻要有援軍從外圍包抄,他便可以裏應外和,夾擊在城外駐守的軒轅宸,於是便安排人手回封國調遣援軍,準備等待援軍到來後,將軒轅軍隊全部殲滅與玉城外。
兩次叫戰無果之後,軒轅宸便推測到了崇斂的意圖,可是此時如果強攻玉城必然損失很大,況且城內還有軒轅百姓,萬一對方情急之選擇玉石俱焚,下令屠城,那麼最終受難的還是無辜百姓。
雖然明知道對方的計策是在等待援軍到來,好內外夾擊,置他於死地,軒轅宸還是下令在城外駐兵,因為封國的援軍即是威脅,也是機會,隻要援軍一到,崇斂必然會打開城門出兵配合,那麼他便有了攻破玉城的突破點,而此時隻要列檢可以及時返回,牽製住一部分封國援軍,他便有把握以最小的損失奪回玉城,所以這反擊的最後一站,比拚的就是誰的援軍先到,以及主帥的意誌力。於是雙方就這麼僵持著,足足對立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軒轅帝都城內,清離帶著小奇在城中有名的“匠心坊”裏,幫品兒修理那隻壞了的小鷹翅膀,一出門便迎麵遇見了被一眾達官貴人家的女眷簇擁著,款款而來的太子妃宜霓。
本來她還覺得宜霓一個人千裏迢迢孤身來到這裏,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人,著實有些可憐,但是一想到品兒母子的遭遇,對她不禁心裏有些煩厭。於是裝作沒看見,拉著小奇扭頭離開,沒走兩步,背後響起了一陣嬌笑:“清離姑娘,這麼巧,竟然在這裏遇到你。”
清離隻當做沒有聽到,依舊快步走著,兩個佩刀侍衛隨即上前擋住了她的去路。清離將小奇拉到自己的身後,對著侍衛冷聲道:“你們想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