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擂茶
生米、生薑、茶葉各適量,將三味用擂缽搗碎,沸水衝泡代茶飲用。其功能清熱解毒,通經理肺。用時加糖,像豆漿,似乳汁,喝起來清涼可口,滋味甘醇,經常飲用,有防病保健、延年抗衰之用。
(9)牛乳紅茶
鮮牛乳100克,紅碎茶、食鹽適量。先取紅茶以少許開水濕潤,再以煮沸牛乳泡茶,加食鹽少許和勻當茶飲用。其功能益氣養精,久服令人體健潤澤,為滋補之佳品。
(10)減肥茶
荷葉60克,生山楂、生米仁各15克,橘皮5克。共切碎搗成末,混勻,放入暖水壺中,沸水泡漬,頻飲代茶,喝完可加水續泡,連用3個月。其功能消食去脂、利水、行氣、燥濕。主治單純性肥胖、高脂血症,對高血壓、冠心病也有裨益。
中醫對症施治現代亞健康
現今社會,工作繁忙,生活緊張,體力與腦力消耗很大,多數中青年人健康透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也就所謂出現“乏力症群”、“亞健康”的狀態。中醫認為,出現類似不同程度的各種虛證,應該用不同的補品進補,才是正確的有益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1)氣虛多食人參
表現: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體力不濟。
進補:代表補品為人參,包括西洋參、白參、野山參、紅參等;一般情況下,氣虛而稍偏熱的,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綜合征者,應服用西洋參為宜;單純氣虛者可服用白參,氣虛較嚴重者可服用野山參,因為野山參補氣的功效顯著;反之,氣虛偏寒的應用紅參進補,紅參有補氣溫陽的功效。
(2)血虛首選阿膠
表現:相似於現代醫學的貧血症,指經常出現頭暈、眼花、麵色萎黃、失眠、多夢等症狀。
進補:代表補品為阿膠、當歸等,阿膠就是驢皮膠,有補血、止血的功效,除了用阿膠熬製膏方外,可作為婦女補血調經的常用補血藥。
(3)陽虛謹慎吃鹿茸
表現:一般是指除了氣虛症之外,還有畏寒、怕風、四肢發涼等症狀。
進補:代表補品為鹿茸,鹿茸的壯陽功能較強,可磨粉或浸酒後服用;但陰虛內熱者應禁忌,否則有可能造成出血、煩熱不安等不良反應。
(4)陰虛還要銀耳補
表現:主要是表現為五心煩熱,麵赤升火,口幹易怒,性情煩躁,如更年期綜合征大多表現為陰虛證。
進補:代表補品有銀耳、石斛(楓鬥)等,銀耳補肺陰、潤腸的功能較佳,石斛生津止渴的功效好;當然,西洋參在補氣的同時也可作為陰虛者的補品。
中老年人巧吃中藥抗衰
人到中老年,尋求有效的抗衰藥物,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是老人及其子女們共同追求的願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學的發展,這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隻要有針對性地合理應用,使這些補益藥能更好地發揮效能,就能達到目的。
(1)有益性功能的中藥
提高性功能,改善生理代謝的中藥主要有人參、何首烏、地黃、鹿茸、胎盤、刺五加等,這類藥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改善全身代謝,使老年人生理代謝旺盛,對外界應激能力提高。
(2)防病抗衰的中藥
具有抗衰防病作用的中藥主要有人參、白術、黃芪、山藥、鹿茸、當歸、澤瀉、蜂蜜、此類藥物含有大量對老人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較好的抗衰防老的功效。
(3)增進智力的中藥
可增進智力的中藥主要有何首烏、菟絲子、杜仲、枸杞子、核桃肉、靈芝,此類藥物均屬補腎藥,有填精、補髓、充腦的作用,可改善腦功能。
(4)增強免疫力的中藥
能增強免疫功能的中藥有當歸、黃芪、三七、蒲黃、淮山藥、黃精、玉竹等,此類藥物均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5)清除致衰基因的中藥
能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中藥主要有女貞子、靈芝、黨參、人參等。人體產生的自由基越多,人越易衰老,而上述中藥,均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故可抗老防衰。
總之,老年人可根據自身狀況,並結合醫生的建議,按照合理、適當的進補方式堅持服用相應的中藥,便可達到抗病防衰、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