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彬剛把他的計劃說完,鄧洪陽就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目前在大陸投資建製衣車間的條件還不夠成熟,因為全國目前的銷售額盡管比上一年翻了翻,但是離鄧楚雄的期望還是有距離的,這個時候讓鄧楚雄投資大陸,理由不充足。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進行人員培訓,把全國的銷售網絡鋪開後,再投建製衣車間也不遲,一個品牌的誕生,成長都需要時間,正好在接下來的時間裏讓品牌服裝更好地經得起市場檢驗,到那個時候,不用他們開口,鄧楚雄會主動注資大陸建製衣車間的。
鄧洪陽話意剛落,楊海軍就接過了鄧洪陽的話,他反對鄧洪陽這種沒有超前意識的保守做法,他同意鄧洪彬的計劃,一個好的品牌公司,幕後的工作程度都是配套完善的,看看朝輝公司,人家日本人都敢把公司的製衣車間搬到大陸來,同為中國人的他們為什麼又不敢這樣做呢?
鄧洪彬在楊海軍的這番話語中露出了笑臉,他把目光投向了林芮,他想聽聽林芮的意見,可林芮什麼意見都沒有,再說,她對公司上上下下的環境還不熟悉,在他們三兄弟商討公司前景的情況,她原本是不應該參與,雖然鄧洪彬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對她的信任,可她在沒有任何意見的情況,她不知道該怎麼說。她看了看鄧洪彬,又偷偷地看了看鄧洪陽,鄧洪陽的臉恢複了慣常的憂鬱,那種與年齡不相對稱的憂鬱把林芮骨子裏固有的母性發揮了出來,她冒著得罪鄧洪彬和楊海軍的風險說:“或者投建製衣車間的計劃往後延緩是好事,據說王市長下派鍛煉需要三年,明年就是王市長回省城的時間,那個時候再考慮投建製衣車間,估計把握性會更大一些,中國目前還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很多事情都是政府實權派的官員說了算,等王市長回江城,如果他分管工業這一攤,投建製衣車間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現在請王市長出麵,估計行不通,越是在他即將返回江城的節骨眼上,他越不會輕易行動的,這一點,我比你們三位都要熟悉了解一些。”
鄧洪彬和楊海軍同時“哦”了一聲,鄧洪陽把目光投向了林芮,林芮沒有接鄧洪陽的目光,而是盯著鄧洪彬辦公室桌麵上的筆筒看,上麵繪著長江的圖案,波浪一浪一浪地往筆筒另一麵湧去,林芮在這樣的時刻,似乎聽到了長江水一浪賽一浪的聲音,塞滿了她的整個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