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曹嵩的指點(2 / 2)

曹嵩眼皮子跳了一跳,真恨不得放下身段兒揍司馬健一頓:你嘴上說著不要不要,可那手為什麼已經將兩樣東西都摟在了懷裏?還偏偏扯什麼與自己兒子的友誼,你話都說到這裏了,讓我還怎麼說?!

由此,曹嵩也就沒好氣回了一句:“賢侄也不必如此,畢竟,你也不過一個轉手財神。這兩樣東西也落不到你手中……你不是回京複命嘛,那株珊瑚是讓你送給張讓的,另一柄寶劍,是讓你給蹇碩的。”

司馬健一聽這話,心瞬間都涼了半截兒,雖然他早就猜到了是這樣。但好夢破碎的聲音,終於那麼殘忍,那麼淒涼,那麼令人心痛。

“張讓賤民出身,學識不高,早些年你直接送他黃金即可。然老牌兒宦官王甫下台後,他備受陛下寵信,這眼光也越發高了起來。不過,畢竟眼界不行,用這珊瑚糊弄這家夥足夠了。”

曹嵩說完這句,又看向一旁的寶劍,接著說道:“蹇碩此人與其他宦官不同,健有武略。他不愛珠寶,但對武事十分上心,對這等神兵利器尤為喜愛。這柄劍還鑲有明珠一枚,算得上價值連城又符蹇碩心意了。”

曹嵩話說到這裏,司馬健的臉色就沉凝起來了:麵見劉宏之前先打通宦官的門路,這是司馬健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也因此,他才會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去盜墓,目的就是想淘換出一點寶物。

但曹嵩一番話落後,他發現自己幸虧沒有淘到什麼好東西。畢竟,送禮可是一門大學問,他這個門外漢要是光拿著一包袱美玉明珠過去,說不定禮送了,但事情卻不見得能辦成。相反,更會召來殺身之禍。

梁惠王的那些陪葬之物,哪個不是價值連城?自己真去給張讓送去,那張讓必然起疑。倘若有心打探自己還在中牟停頓了數日,那他為了梁惠王的財物,能不想著幹掉自己吞沒那些財物?

所以,曹嵩才特意為他準備好了這兩樣東西:送禮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火候拿捏準了也不夠,還要弄清這人的喜好。

並且,這還隻是第一步而已。什麼時候去送,怎麼送,送的時候又該說什麼,那都是學問。

“陛下召你回京複命,就是在張讓與蹇碩的緣故。張讓這樣子做,是因為你跟陳寔、鍾瑜這兩位有過幹係,表麵上是探你反應,背後不過想試試陳寔、鍾瑜以及你伯父司馬防的態度而已;蹇碩也同意的緣故,是因為黃巾大亂,陛下留心戎事,他這個最受寵信的小黃門,便想借你的眼睛,看看外麵真實的狀況,好有所準備……”

曹嵩看著目瞪口呆的司馬健,心理才找到一絲快意,衝淡了些肉疼。繼續裝上那副高深莫測又和藹可親的模樣說道:“過了這兩人一關,剩下的就是咱那位陛下了……”說到這裏,曹嵩的臉上也不由現出一絲困惑:“咱們那位陛下啊……算了,你隨機應變吧。老夫知道,憑你的本事兒,應當可以令天子龍心大悅的。”

“多謝伯父指點,小侄沒齒難忘!”司馬健這下真心地向曹嵩施了一禮:不管曹嵩出自什麼目的幫了自己這一回,自己都要記得人家這份情兒的。畢竟,司馬防、陳寔鍾瑜那些窮鬼,可拿不住這珊瑚和寶劍來……

“對了,大將軍那裏,你也要去走上一走。至於聊什麼不要緊,要緊的是,他知道你心裏有他就行。”曹嵩還是有些不放心,又補充了一句。最後,皺了皺眉頭後,又略帶厭惡地點撥了司馬健一句:“至於你伯父、陳太尉那裏,你就還是別去了。去了不見得有好處,反而還可能壞事兒。”

司馬健聽了這話,不由嘿嘿一笑:“伯父言之有理,那些人知道我去給宦官送禮,還不用唾沫將我淹死?”

一聽司馬健這話,曹嵩也不由樂了:“行,你有這股機靈勁兒,老夫這兩樣東西就沒有白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