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龐涓墓(2 / 2)

那裏麵,的確有一具屍體。並且,是跟那些魏武卒一般腐爛得隻剩下骨架的屍體。可唯獨不同的是,那屍體並沒有腦袋!

不僅沒有腦袋,那屍體上還插滿了各色利刃,有的都深銼入骨。更令司馬健膽寒的是,縱然如此,那屍體還被無數的鎖鏈所捆綁。顯然,這人被葬入此地,根本不是什麼陪著梁惠王一起來享福了。而是梁惠王縱然死去,也要看著這人受盡千般折磨、萬般痛苦。

沒有腦袋,再加上梁惠王對此人如此痛恨。司馬健幾乎在一瞬間就猜出了這人的身份。不錯,這個人,隻可能是龐涓……

龐涓墓三處的疑雲,以河南通許那處最為有名。相傳那便是龐涓自殺身刎的地方,傳說那裏墓南還有小墓塚三個,是龐涓的馬、馬童及兵器的葬處;山東淄川那墓中,相傳埋葬的便是孫臏帶回來的龐涓頭顱;而山西榆次那處墓地,最沒有出處,隻是民國《榆次縣誌》記載為龐涓葬地而已。

可如今看來,那三座墓恐怕都是假的。根據銘文記載中梁惠王對龐涓那等禍國毀政的恨意,梁惠王很可能將龐涓的屍體又挖了出來,與他同葬在了這處地方。並且,看到龐涓的屍體還不算,梁惠王還將龐涓的死屍插入利刃,用鐵鏈捆縛,令其縱然死後,也要承受無盡的折磨。

的確,這梁惠王老頭兒,是個光明磊落的人啊……磊落到人死了都不肯放過的變態地步。

龐涓此人,不管多麼嫉賢妒能,但他終究是魏國一代戰神,在戰國中期各諸侯中乃不可多得的一員名將,無人能與之爭鋒。在魏國那個‘四戰之地’,他戎馬一生,力挽狂瀾,使得魏國突破四周強國包圍,一舉成為群雄當中的最強者。

在魏國稱霸中原的過程中,他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功勞最大、表現最突出的將領。隨著他的威名遠揚,魏國的霸業也一步步走上巔峰。而在他血染沙場之後,魏國的霸業也逐漸走向衰敗和沒落。可以說,這樣的人物,他的命運幾乎影響和改變了魏國的國運。

即便由於中華故事多受複仇情節的影響,龐涓被後人看成嫉賢妒能、心胸狹隘的代表。他的死,沒有得到後人的惋惜和同情,被永遠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架上。但不論怎麼說,梁惠王卻是最沒有資格懲罰龐涓的人。

畢竟,一個人的福運可能已經被注定了。梁惠王的才能,也根本不可能得到當時兩大軍事名家的輔佐。縱然龐涓貪戀權勢,可身為魏國最高首腦的梁惠王,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

在戰國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每個人都不願意與他人並列。梁惠王能得一龐涓,並使魏國雄霸一時,已然該感恩知足了。

很可惜,司馬健不是梁惠王,他並不知道那些當權者的想法。不過,稍微帶入一下,司馬健也可以理解:這就跟一個村兒的惡霸村主任一樣,村裏什麼好東西都得是他的。東家好吃的燒雞,西家漂亮的小寡婦,都是自己的。縱然自己得不到,別人也休想染指。而自己的東西一旦被人給弄沒了,那就是犯下了該千刀萬剮的大罪!他非得把那人報複到家不可。

說好聽一點,這是每個王者都有的霸氣;可說實在一點,這就是人類惡劣的占有欲在作怪,是野蠻而不開化的表現——梁惠王顯然不屬於前者,思想境界認知水平,也就跟一個惡霸差不多。

於是乎,不知為何,司馬健的心情忽然就好了許多:因為,盜取這樣一個惡霸的墳墓,至少可以大大減輕下自己的心理負擔啊!

什麼進退有章,攻守有法,盜亦有道,雞鳴燈滅不摸金,盜不離道,敬鬼神而遠之……遇到梁惠王這樣兒的惡霸財主,就得讓他知道,惡人自有惡人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