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回 親拾寒瓊出幽草四方風雨鬼神驚5(3 / 3)

壽親王道:“常言道:疏不間親。臣不明陛下真意,故不敢言。”天賜笑道:“原來皇叔畏懼太後,以為許敬臣是朕舅父,朕便會偏袒於他,錯了,錯了!請教皇叔,叔父與舅父相較,何者為親?”壽親王道:“叔父乃同宗,舅父乃外戚。內外相較,自然以叔父為親。”天賜道:“既然以叔父為親,皇叔為何不敢相助?朕鋤奸之意已決,皇叔何故心存疑慮?”

壽親王琢磨皇帝的心意,恍然有悟,心中大喜,說道:“陛下決意除奸邪正朝綱,實國家之大幸也。臣枉為宗室,見群奸亂政而無力製之,深感慌愧。今蒙陛下信任,敢不盡心效命,竭誠以報。”

天賜道:“有皇叔相助,事成可期。皇叔回府之後,可與韋應麟計議而行。今日孟文英所言三罪,均無關痛癢,難傷許敬臣毫發,老調重談,必為群臣所笑。要上表彈劾,務必收集更為有力的證據,方能令群臣無言,奸佞伏罪。”壽親王道:“量他許敬臣一介文士,何足道哉!陛下除之不過舉手之勞。難辦的是劉進忠,如何方能釋其兵權,又不令他生疑,頗為不易。”

天賜大笑道:“非也,非也!朕的看法與皇叔恰恰相反,不易對付的事許敬臣,而不是劉進忠。劉進忠一無知匹夫而已,殺之易如反掌,稍時就讓皇叔看此賊首級。”壽親王驚道:“不可,不可!魯莽從事,隻怕劉賊不會甘心就範,一旦作亂,陛下危矣!”天賜笑道:“皇叔勿憂,劉賊爪牙早被朕一一剪除。武騰龍驤四衛開赴邊地,五城兵馬司換由皇叔統轄,府軍前衛不會聽其調用,錦衣衛群龍無首,無力興風作浪。此時不見機而作,更待何時?皇叔速去五城兵馬司坐鎮,靜候佳音。傳朕的旨意,令韋應麟速速進宮,朕有要事交他去辦。”

壽親王又是驚喜,又是欽佩。沒想到皇帝不動聲色,早已安排下鋤奸大計,大家卻被蒙在鼓裏。驚喜欽佩之餘,壽親王又有些擔心,說道:“陛下還須提防施明軒常蔭亭。他們都是劉賊心腹,出身江湖匪類,行事毒辣陰險,其心難測。應先行擒下,以防為劉賊所用。”天賜道:“施常二人已非劉賊心腹,朕留著尚有大用,擒拿劉賊非他們不可。劉賊今日必死無疑,皇叔請在宮外等候消息。宮裏一有動靜,立刻擒拿劉賊餘黨,不可使一人漏網。”

壽親王精神振奮,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就要告辭出去準備。天賜卻喚住他,說道:“皇叔之女年已及笄,不知可曾議親?”壽親王道:“小女素為臣所鍾愛,婚姻大事,不能草率。想為她尋一良配,須才學人品俱佳方可。隻是良材難求,蹉跎至今,尚未議親。”天賜笑道:“良材就在眼前,皇叔何言難求?朕觀孟文英人品出眾,才華過人,堪為令愛良配。皇叔如果有意,朕代為作伐如何?”

壽親王遲疑道:“那孟文英官階雖低,卻有一身傲骨。前者許敬臣托人提親,為他所拒。臣恐再次碰壁,貽人笑柄。”天賜笑道:“皇叔過慮了。前者孟文英拒絕親事,隻因不願與許敬臣同流合汙,與皇叔結親又有何妨。此事有朕為媒,斷無不成之理。”

當此關頭皇帝居然有閑情逸致為人做媒說親,壽親王啼笑皆非。他對孟文英的人品頗為中意,結下這門親事,正可了結一樁心事,何樂而不為。當下連聲答應,跪倒謝恩。天賜心中大快,一方是好朋友,一方是堂妹,品貌相當,天作之合,這月老做得愉快之極。

壽親王一走,小薔小薇便從後殿鑽了出來,欣喜地問道:“大哥,你真要殺劉進忠?”天賜道:“君無戲言,旨意已下,豈能有假。為了這一天,大哥整整謀劃了半年,終於等到了。誅殺劉賊之後,大哥當置酒慶功,你們速去備辦酒席。”小薇噘嘴道:“大哥真是樂糊塗了,隻要吩咐一聲,太監宮女自會去辦。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豈有勞動堂堂公主殿下之理。”

天賜啞然失笑道:“我的確樂糊塗了。此議收回,朕再傳聖旨,命你們藏於後殿,觀敵掠陣,為朕呐喊助威。不奉將令,不得出戰。”

小薔小薇大為掃興。小薔道:“大哥,求求你,讓我們出手擒人,好不好?”小薇道:“我們有迷香,那劉進忠便有通天的本領,我們也能將他迷翻,不須大哥動手。”

天賜笑斥道:“朝廷有精兵勇將,有虎賁力士,自然不須朕親自動手,更不能讓兩位公主殿下冒險臨敵。況且皇帝使用迷香暗算臣下,傳揚出去,成何體統。休得胡言,速速退下。”小薔小薇自知想法過於荒唐,掩口輕笑,乖乖退回後殿去了。天賜向殿外叫道:“餘廣,速去傳段雲鵬四人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