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孩子有狀況?上班族媽媽也能輕鬆解決(3)(2 / 3)

孩子常常嫉妒別的小朋友,一方麵與孩子的個人意識在顯現有關,另一方麵的原因是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總拿自己跟別的小朋友比較,而且總認為自己不如別的小朋友,這就會使他們心中產生被忽視的感覺,覺得最依賴的爸爸媽媽看到了別的孩子的好,覺得自己隻有比別的孩子更好,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誇獎;如果自己比不過別人,可能就得不到父愛、母愛了。這是孩子嫉妒心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這時的孩子,或者會用打擊、毀壞的方法去對待別的小朋友的長處,或者會很難接受真實的自己,甚至不喜歡自己。這種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對孩子是非常不利的。這就要求媽媽,不要總在無意間將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小朋友作比較,不要每次無論什麼事情都在孩子之間“分出個高下”,這種過於激烈的“競爭意識”,可能伴隨而來的就是孩子的嫉妒心變得更重。媽媽要讓孩子知道,他無需和別人比較,隻要每一次都比上次做得好,就會得到媽媽的表揚和誇獎。這樣,不但免於孩子的嫉妒心太重,還能將孩子的心態放在一個爭取進步的重點上,而不是一定要比別人強。

另外,媽媽總是表揚別的小朋友的做法,會讓自己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可能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媽媽喜歡的是優秀的小孩,媽媽表揚別的孩子,就是喜歡了他的優秀。這樣,孩子即使努力改善自己,得到媽媽的愛,出發點也是錯誤的。因此,媽媽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愛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成績、特長等等。媽媽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而且是不會改變的。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愛你,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最愛的就是你。”媽媽愛的是孩子這個人,而不是他的成功,這樣才能在孩子心中建立最安全的信任感,他才不會去為了討好父母而出現一些極端行為。

媽媽表現愛孩子,也要注意方法,對孩子的讚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職場媽媽育子經

消除孩子的嫉妒心,媽媽還要教育孩子誠實待人,以一種豁達的心胸對待別人,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友好地和夥伴們交流。在和小朋友的交流中要注重溝通感情,不要為了小事和對方爭吵。久而久之,孩子遇事就不會那麼急躁,不會跟小朋友們為一點小事而起爭執,產生嫉妒心。

“我才不去上學”——還沒體會到上學的樂趣嗎

是否每個媽媽都經曆過這樣的階段: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卻怎麼也無法習慣,每天早上都要在一片哭喊聲中把孩子強行送到幼兒園;孩子上學上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早上說什麼都不肯去了……在80後媽媽看來,自己剛上幼兒園或者最多上小學的孩子,還沒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而且在學校還有很多同齡人一起玩,但他們卻不想去上學,這是令人很費解的事情。於是媽媽在忍受不了的時候,可能會對孩子加以訓斥。但實際上,媽媽要明確,孩子雖然很多觀念和思想不成熟,但他們對外界的一切反應也是有道理可循的,並非沒有原因的。媽媽如果想解決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不愛上學的原因。

如果孩子是剛上幼兒園就吵著不上學,那多半是因為孩子不熟悉環境,特別是一下子接觸到很多陌生人,會使孩子感覺到不習慣,從而產生恐懼的心理。其次,生活方式不適應,離開媽媽,從個體活動過渡到有規律的集體活動,這些都會讓孩子覺得不習慣、不開心。

媽媽要想讓孩子一開始就“愛上幼兒園”,就要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媽媽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幼兒園有趣的事情,引起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其次,媽媽可以事先帶孩子參觀一下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的老師、同學、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的樂趣,培養孩子初步的適應能力;再次,媽媽可以提前打聽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先改變家庭的作息,使之與幼兒園的更接近一些,讓孩子提早感受幼兒園的生活。另外,媽媽可以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輕鬆、愉快地談起幼兒園,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值得期待的事情,這樣孩子對幼兒園的期待度也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