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該如此!”吳奮點點頭,跟著孫策朝中軍走去。
中軍陣中,恒階已經將丹陽地圖掛起。
陳端手中拿著一根小樹枝,指著涇縣說道:“諸位,涇縣乃是丹陽大縣,有四門,我軍目前正在自西朝丹陽進發,吳太守則從丹陽縣進軍自東而來。據丹陽方麵的探子回報,祖郎正率軍猛攻涇縣北門!”
吳奮在一旁說道:“家父與大兄約定午時進攻,你我兩軍各自率所部騎兵兩麵夾擊,一東一西,衝散敵軍,步兵趁勢掩殺,將祖郎趕回山中,然後圍攻祖郎山寨,一舉殲之!”
孫策點了點頭,說道:“我意已決,埋鍋造飯,午時進攻,不得有誤!”
眾將拱手稱諾,紛紛退下。
卻說吳景這邊,五千大軍正在休整。
中軍大帳,吳景,孫賁諸人聚坐其中。
孫賁此時為丹陽都尉,一身盔甲正坐席間。
“阿賁,此次伯符率軍前來,與你我共討祖郎,我打算將軍中多餘的3000套皮甲和長矛送給伯符,你意下如何?”吳景看著孫賁問道。
“太守所言大善,馬太傅持節撫慰關東,已經表奏伯符為討逆將軍,承襲烏程侯爵位。自二叔死後,我孫氏沉寂經年,此後必因伯符而興,我等自當鼎力支持!”
吳景點點頭:“阿賁所言甚是,丹陽自古出精兵,剿滅祖郎之後,可將降兵一道送予伯符,他日伯符領兵南下江東,我等順勢而起,一統江東,則大業可期!”
孫策卻不知道,自己謀劃之事,吳景和孫賁早已為他考慮好。
當初孫堅於江東起兵,名聲赫赫,整個江東民心多附。正是因為孫氏於江東多有威名,才有曆史上孫策經年間一統江東的威勢。況且孫氏,吳氏,徐氏三家結為姻親,猶如一體,吳景作為孫策的舅父,孫賁作為孫策的堂哥,自然要為孫策考慮。
時間將近午時,涇縣城外,祖郎看著搖搖欲墜的縣城,卻始終難以攻破,心中大怒。
祖郎此人祖上為漢人豪強,後因獲罪,舉族遷入丹陽山中,經過數代擴張,祖郎已經成為丹陽山越各部中勢力最大的豪帥,有直屬部民十萬餘,大軍萬餘,依附祖郎的丹陽山越豪帥便有十數人,可謂是整個丹陽郡內唯一能夠和太守吳景相抗衡的勢力,要不然吳景也不會數年都未能將其剿滅。
祖郎為人豪爽,以自己宗族之人為將校統禦大軍,對宗族之人信任有加,卻對山越部眾和黃巾潰兵多有防備。隻因祖郎勢大,山越和黃巾為其勢所壓,不得不俯首聽命。整個軍中也因此多有派係,不能上下一心。
此時攻城的正是祖郎不信任的山越土著和黃巾潰兵,這兩支隊伍自然不甘心做祖郎的炮灰,攻城也是三心二意。
涇縣早已搖搖欲墜,再努力一把,便是城破之時,山越土著和黃巾潰兵卻不願再多有死傷。祖郎大怒之下,親自擂鼓助戰,派上了自己直屬的以自己宗族為核心的親兵。祖郎有五千宗族兵,此時1000裝備精良的宗族兵站在陣前,軍中士氣頓時大振!
(今日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