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喀哧”一聲脆響,肋骨盡都折了,插入內髒之中,那名錦衣衛連叫都來不及就死掉了。
餘下兩人見了他鬼魅般迅疾的身手,不禁大驚失色,才知這小兒不是易與之輩,各舞長刀左右攻上。
雷大郎一擊得手,頗感得意。
但畢竟年少,心氣浮躁,被爍爍刀光晃得眼花。與二人對戰過程中稍有疏忽,叫長刀劃破肩頭,在靠近後背的地方留下一個數寸長的口子。
雷大郎忍痛不過,轉身想逃。兩名錦衣衛見他怯陣,豈肯舍棄?愈加下力欺之,在後提刀追趕。
雷大郎跑出十幾步後才知後麵兩人實在是索命的惡鬼,除非殺之,不然萬難擺脫,無奈轉回身又戰。
他與老和尚學習的乃是藏密獨傳的武功。老和尚既然承襲祖封大乘法王的名號,所傳武功自有不同於別家的高妙之處。
隻是雷大郎不曾經曆實戰,缺少對敵經驗,不能靈活運用,沒有體驗到罷了。此時他受逼至此,無路可逃,無奈拚死。
但如此剛好激發出他所習武功的威力,不過十幾招後,又將一名錦衣衛斃在掌下。
另一人見自己難敵,轉身欲逃。
雷大郎應變卻快,揀起地上的單刀拋過,正插在他背上。然後慌慌張張地尋到布袋背負,躍出這院的宮牆跑回去了。
其實按說皇宮中禁衛眾多,雖是夜裏,但幾人打鬥時久,自然該有不少人聽聞,雷大郎本不能如此輕易逃脫。
可老天若肯照應,任誰也奈何不得。
趕巧當夜另有一夥自恃武功高強的賊人入宮來偷盜東西,也被禁衛發現,一路追著打鬥,直鬧得鼎沸盈天。
眾錦衣衛都忙於緝捕他們,倒將雷大郎這小賊放過。
雷大郎待奔入自己房中,把布袋藏在榻下,然後褪去僧衣檢視傷口。見隻在皮裏肉外,並不甚深,當無大礙,放下心來。
用清水洗淨血痕,找來刀創藥包束整齊。又趕夜將染血的僧衣洗淨,以免被老和尚發現。這才躺身到榻上。
閉目半晌,回想適才與三名錦衣衛過招時的情景,才發覺自己過於慌亂,輕易放掉許多取勝良機,叫這一陣打得狼狽,不但害自己受傷,還險些喪掉性命。
雷大郎年紀雖稚,但從他不忍受欺,十歲時就敢揮刀殺死少和尚,並將其肢解燒掉這一件事上可知,其實心腸最狠,肝膽之堅硬遠非尋常人可比。
老和尚就是看到他這一點,以為其膽色過人,將來必要居人之上,成其大事,所以才肯違背祖訓,將不許外傳的本家武功教習與他。
雷大郎第二日尋小太常出來,將布袋中的各色吃食擺在她麵前。
小太常見了又驚又喜,雖吃不下多少,卻高興得淚落。
她自是知道憑雷大郎在這宮中的地位和交往關係,便死它幾百個來回怕也無處討來這多皇帝碗中的珍饈給自己吃,唯一可能就是從禦膳房裏偷來的。
但這宮苑禁衛何等森嚴?去那裏偷東西不啻火裏尋針,自找死處。
小太常早晨便聽傳言,說昨夜有人潛入禦膳房、珍寶苑等地方偷盜不說,還打死打傷十餘名錦衣衛和禦林軍。她不肯信,以為天底下怎會有這般貪嘴好財的人自賤性命,敢到皇宮大內來行偷盜之事,不是找死麼?因此和傳話的宮女鬥了好一會兒的嘴。
此時才知那輕生舍命的小賊原來就是這個此時束手站在自己麵前,一臉羞澀憨態的雷大郎。
想著他為博自己一時的歡喜,竟肯拚著性命不要,去幹下這天一般大的杵逆之事,心中好不感動,轉身撲入雷大郎懷中,抱了他的頸項嗚嗚咽咽地哭。
雷大郎咬牙忍著背上傷口牽動的痛,在小太常背上輕拍哄慰。
二人自此已結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