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個最低身份去求職。
這個法子還真靈,一家公司老板錄用他做程序輸入員。這活可真是太簡單了,對他來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不過,他還是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地幹著。
不多久,老板發現這個新來的程序員非同一般,他竟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這時,這位小夥子掏出了學士證書,老板二話沒說,立刻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對口的專業。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還能為公司提出許多獨到而有價值的見解,這可不是一般大學生的水平呀!這時,這位小夥子又亮出了碩士學位證書,老板看了之後又提升了他。
他在新的崗位上幹得很出色,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非同小可,於是,老板把他找到辦公室,對他進行質詢,這時,這位聰明人才拿出來他的博士證。
老板這時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麵的認識,便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憑借著他的絕妙點子,這位博士終於獲得了成功。
相比之下,現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時,總是挑三揀四,不好的工作看不上,好的工作自己又幹不了,結果在人才市場上轉來轉去,真有點是“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狀況。
其實,人在找工作時既不要隨便輕率,也不要過分挑剔。
關鍵是要適合自己。
隻要真有本事,那麼不管放到哪裏,都會做出成績。正所謂,是金子總會放光。
現在改革開放,各種就業崗位都會產生,打破鐵飯碗之後,傳統的就業觀也要改變,否則就難以適應社會。我有一個學生,畢業整整兩年沒有找到工作,原因就是一定要找一份國家正式工作。這實際上是白白地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也影響了他的正常心態。
這個學生自己不深刻地反省自己,反而責怪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不能給自己在國家的事業單位找個工作,進而他還抱怨這個社會不公平,使他成了虎落平陽,無用武之地。
這樣,很快就使其心態失去了平衡,悲觀,失望,痛苦成了他人生的內容。
其實,隻要他能現實一點,客觀一點,走出家門,就會發現自己的世界,隻要先找一份工作,就不會感到空虛寂寞,心裏就會好一些,就會培養自己的信心,就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努力,那麼,也許很快,就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呆在家裏,實在不是一個辦法。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都麵臨著同樣的問題,畢業在家,下崗在家,辭職在家,總是夢想著有那麼一天,一個肥肥的差事等著你去幹,這實際上就是守株待兔。
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不管怎樣先找一份工作,邊幹邊看,也許,就會在你原來不打算長期幹下去的工作崗位上發現了你的未來。
不管怎樣,畢業以後,先找一份工作,不要讓自己閑著。
如何看待自己的專業
專業是一個人通過係統的學習獲得的某項才能或本領。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很細的社會,在不同的工作領域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一個人隻要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便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他的特長和優勢。
但是,現實情況往往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你所學的專業不一定能用得上,你在現實中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就是你所學的專業工作,你必須服從社會對你的分配和選擇,在某種情況下你沒有選擇的餘地,你隻能去適應不用你的專業的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工作就是痛苦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人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就有了選擇,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社會上的熱門專業,使自己學成之後能夠在社會上找到對應的專業工作。比如前幾年,我們社會興起了經濟熱潮,很多人都去學財會專業; 這幾年,電子技術發展,於是大家又都去學電子專業,這都說明一個人的專業知識能否派上用場,關鍵要看社會的需要。
無數大學生及其家長,都在為熱門冷門專業與前途焦慮。
有遠見的選擇並看待自己的專業,關係到未來的前途問題,但也未必是決定因素。
其實,冷門熱門不是絕對的。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上人才供求關係決定的,當供過於求時,此類人才價格下跌,形成所謂的冷門專業; 此類人才價格上漲,形成熱門專業。
專業與職業不同。以前人們經常提到專業要對口,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10年、20年前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所從事的工作與他們以前所學的專業一致的大概隻有20%。因此,非熱門專業的學生不要氣餒,因為事業與職業有很大的差別。不要以為自己學的不是熱門專業就失去了去熱門行業中發展的機會,熱門行業同樣有不同類型的工作,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
知識與能力是有差別的。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能力是兩回事,與能否在未來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也是不同的概念。其實大學教育培養的還不是成型的人才,而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一個學生真正具備了學習能力的話,他的就業前景就會是比較好的。當然,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第二學位和輔修專業,這樣也能把冷門專業的學生變成熱門專業的學生。即使沒有第二學位,通過學校裏的學習,培養自己的能力,也能從事熱門專業的工作。而這種能力不僅是專業知識,其實也包括智商、情商、溝通能力、領導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