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男人長壽有訣竅(1 / 3)

健康午餐可讓你延壽15年

一句話解答

對於大多數白領男士來講,往往會選擇在公司用午餐。午餐是三餐中最為重要的。因為我們在午餐中吸收的營養占了每天營養來源的1/3.所以,一定要重視午餐,吃好午餐同樣可以起到益壽延年的效果。

專家指導

一日三餐每天都會吃,但吃得是否健康呢?不要小看這一日三餐,它是我們身體營養供給的主要來源。堅持科學的方式進餐就可以起到益壽延年的效果。

三餐中午餐的地位又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此時,身體對營養的吸收也最旺盛。據相關研究顯示,人體在午餐中所吸收的營養占了每天營養來源的1/3.新加坡的營養學家甚至稱健康的午餐可以使人的壽命延長15年。

這或許有些誇大其詞,但從此也可以看出午餐的重要性來。的確,健康的午餐對我們的健康是極為有利的。那麼何為健康的午餐,健康的午餐又該怎麼吃呢?

有些人為了保持體形午餐總是吃得很少。也有些人喜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這樣就可以達到修身養顏的目的。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人體有多種基本營養需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等,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種都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於長期偏食的人來說,人體的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免疫係統等都將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午餐應以營養均衡為主。一般認為,健康的午餐應具備以下元素:

1.多吃蔬菜。並選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蔬菜類。

很多人午飯後總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中午稍作休息,也很難保證下午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極低。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切身感受呢?其實,這主要與我們午餐的不合理有關。如果在午餐中食用了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那麼下午就會感覺精神疲憊。因為太過油膩的食物味道雖然好吃,但是它們會刺激胰島素和膽汁分泌,使人體內髒不堪重負,並降低血液帶氧能力,導致腦部含氧量降低,讓人容易疲倦。因此,想要保證下午的工作效率,除了注意攝入必要的優質蛋白質,還要多吃點蔬菜。由蛋白質和蔬菜組成的午餐可以使大腦保持敏銳的思維、頭腦的清醒。而綠色高纖維蔬菜則可確保腦細胞獲得充足的氧氣,讓人整個下午精神抖擻。

2.食物應以新鮮為主,因為新鮮食物的營養價值最高。

食品如果放置的時間過長,營養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有的還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所以盡可能食用新鮮的食品,既營養又美味。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是不適合新鮮食用的。主要有鮮海蜇、鮮黃花菜、鮮木耳、鮮鹹菜。新鮮的海蜇含有毒素,隻有經過加工處理才能去除有害物質。隻有當海蜇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且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時方可安心食用。

新鮮的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吃後在體內會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三秋水仙堿。因此,吃黃花菜時隻能選擇幹品。幹品黃花菜是經蒸煮加工的,秋水仙堿會被溶出,故而無毒。

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卟啉的光感物質,食用後若被太陽照射會引起不適。隻有經曝曬處理的幹品才可食用。

吃鹹菜要麼吃4小時內的暴醃鹹菜。或者宜吃醃30天以上的,否則其中的亞酸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3.多進食全麥食品,避免吸收過多飽和脂肪。

全麥食品是指用沒有去掉麩皮的麥類磨成麵粉所做的食物,比我們一般吃的富強粉等去掉了麩皮的精製麵粉顏色黑一些,口感也較粗糙,但營養物質卻更豐富。但由於去了麩皮的麵粉更容易發酵,所以有的廠家將精製麵粉摻上麩皮冒充全麥食品。如果食品上有大片的麩皮,但麵的顏色卻比較白,說明是假的,購買時要注意辨別區分。

4.應盡量少食鹽。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過量的鈉對身體是有害的,減少鈉的攝入能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概率的25%~30%。那麼一個人每天吃多少鹽才算健康呢?我們建議的食用量為6克/天,就是一調羹的量。所以,在煮菜時要少放些鹽,這樣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利的。

相關鏈接

男性多吃全麥穀類不易心力衰竭

對於中年男性和女性來說,其一生中發生心力衰竭的概率約為20%。而富含全麥的飲食能降低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膽固醇的危險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死亡率。所以,多吃全麥穀類對於健康是有好處的。攝入較多的全麥食品,再結合其他的預防手段,就可以起到減少心髒衰竭發病率的效果。

常吃魚男子可添壽

一句話解答

魚是我們飯桌上常見的菜肴,或許你不知道,男士多吃魚還可以起到添壽的作用。但這種影響對女性卻並不明顯。

專家指導

大家都知道魚的營養豐富,且味道鮮美。據最新研究顯示,男性朋友多吃魚還可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日本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明,如果男子每兩天食用一次魚,可以減少30%因心髒、脈管引起的疾病;每兩天食用一次魚,就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但這一作用對女子來說卻並不明顯。

既然男人吃魚有諸多的好處,那麼究竟怎樣吃魚才能更加健康呢?首先要走出吃魚的幾個誤區。

活殺現吃是個誤區。許多人喜歡吃鮮魚,認為這樣的魚營養豐富。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魚殺死後最好用保鮮膜覆蓋後擱置在冷藏環境中4到5個小時後再食用,因為現殺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味道不夠鮮美,營養成分也不充分。剛宰殺的魚還有很多的寄生蟲和細菌,在冰箱中儲存一段時間,也會將其中的部分寄生蟲和細菌殺死,食用起來會更加衛生。再者,將剖腹洗淨的魚放置幾小時,毒素揮發得差不多,也可降低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危害。

罐頭魚比新鮮魚好。罐頭魚在消毒、貯藏的過程中,魚骨已變得可以溶解,其中的含鈣量較新鮮魚要多,而營養成分卻與新鮮魚一樣。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講,罐頭魚要比新鮮魚好。

魚清蒸好。清蒸的魚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被破壞,而煎煮或者紅燒營養流失較少,也較容易消化吸收。

怎樣吃魚才最營養最安全呢?體形富態的人吃魚可用煎的方法,在吃之前先運動一下,將橫膈膜的氣趕出體外,再坐下來享用。

神經敏感的人適宜吃蒸魚,並配合食用一些綠葉蔬菜,以起到安定神經的作用。吃完之後也可以喝少許葡萄酒,幫助腸胃蠕動。

體瘦虛弱的人適宜吃燉的魚。食用之前可以小睡一會,如果吃了再睡,會感覺很不舒服。

對於做過手術的人來說,吃鱸魚較好,因為鱸魚可以起到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一般來說,吃魚的禁忌並不是很多,但有些仍是我們在食用時應注意的。比如一些體質虛寒的人不宜在春天食用鯉魚,因為這個時期鯉魚體內荷爾蒙急劇增多。另外吃魚時最好選擇一些營養豐富的淡水魚。一般而言,江河湖泊的魚比池塘的魚更加安全,深海魚要比近海魚味美安全。

此外還要注意一些人是不適合吃魚的。這些人主要有痛風病人、出血性疾病病人、肝硬化病人、結核病人。痛風病人吃魚後可能會加重痛風症狀;出血性疾病病人吃魚後會加重出血症狀;肝硬化病人吃魚後也會使病情惡化;結核病人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會出現惡心、頭痛等症狀,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麵部麻脹、皮疹,甚至出現高血壓和腦出血等危險。

目前,擔心魚類遭受汙染的話題也一直存在。那麼如何才能將這種風險降到最小呢?

首先,買魚時最好選擇小的。因為這種魚被汙染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其次,在烹飪之前要去掉魚的皮、脂肪,尤其是腹部和頭部的,並且要去掉魚的所有內髒。再次,可以采用煎烤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一部分脂肪。最後,在烹飪之前可以將魚稍微炸一下,以避免汙染物進入魚肉內。

另外,食用魚類也不可過多,否則會引起副作用,因為魚類易受水銀與其他毒素的汙染,所以食用時應以適量為宜。

相關鏈接

安全吃魚小竅門

吃魚時要盡量吃野生的魚類和海魚,而且要經常變換品種。購買活魚回家後可以用清水養上一兩天。如果魚已殺死,也要盡量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也可以用洗滌液來去除毒素。魚不可長時間存放,食用時魚鰓部分一定要去掉,盡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常吃大豆有益長壽

一句話解答

生活中,一些食品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利,常食可以起到益壽延年的作用。根據韓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常食大豆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而豆芽被認為是最有益長壽的食品。

專家指導

我國民間有“要長壽,吃大豆”的說法。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常吃大豆的確對人的健康有益。

大豆的營養豐富,蛋白質的含量約為40%左右,其中包含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種類,且品種齊全、比例恰當。脂肪含量也很高,且大多數為不飽和的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於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等大有益處。此外還含有磷脂、膽堿等對神經係統有保健作用的物質。多吃大豆對提高男性生育能力也有好處,因為其中的精氨酸是精子生成的重要原料。常食大豆對防治老年癡呆和記憶力減退都有特殊功效,對防治肥胖也有好處。所以,常食大豆對我們的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那麼如何食用才能使大豆的營養最大限度地為人體吸收呢?

大豆外層有一個含粗纖維的細胞壁,隻有經過加工才能大大提高其利用率。因此,大豆食用時必須經過水泡、磨碎、充分煮沸,製成各種豆製品,才能使其營養成分最大限度的被人體吸收。大豆的製成品主要有豆漿、豆腐、豆腐幹等,也可將其發成豆芽食用。

大豆是植物高蛋白,在未經加工之前蛋白質的消化率是很低的。大豆整粒吃和生吃、炒吃都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隻有經過加工製成各種豆製品食用,營養才最好。大豆加工越精,利用率越高。如炒豆的蛋白質消化率為60%,熟豆漿為85%,而豆花、豆腐、豆粉的消化率高達95%。因此隻有將大豆加工成食品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