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敵人變成朋友
美國的RealNetworks公司曾經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違反反壟斷法,並要求其賠償10億美元。但在官司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羅布?格拉澤卻致電比爾?蓋茨,希望得到微軟的技術支持,以使自己的音樂文件能夠在網絡和便攜設備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認為比爾?蓋茨一定會拒絕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爾?蓋茨對他的提議表現出出奇的歡迎,他通過微軟的發言人表示,如果對方真的想要整合軟件的話,他將很有興趣合作。
眾所周知,微軟和蘋果兩大公司自80年代起就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為爭奪個人計算機這一新興市場的控製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到了90年代中期,微軟公司明顯占據了領先優勢,占領了約90%的市場份額,而蘋果公司則舉步維艱。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1997年,微軟向蘋果公司投資1.5億美元,把蘋果公司從倒閉的邊緣拉了回來。2000年,微軟為蘋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軟與蘋果真正實現雙贏,他們的合作夥伴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兩件事都發生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身上,我想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比爾?蓋茨的成功,源於很多因素,包括他對商機的把握,他天才的設計能力,但其中還包括他對他的敵人所采取的態度。
麵對敵人,一定要不屈不撓,咬緊牙關,迎麵而上,決不退縮——這似乎是共識。但明智的比爾?蓋茨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站到敵人的身邊去,把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
首先,當你決定打敗敵人的時候,敵人也想著打敗你。他既然能成為你的敵人,就一定跟你實力相當,不好對付。退一步來說,就算你曆盡艱辛終於將他打敗,可是誰能保證某天他就不會東山再起?到時候你又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積極備戰。
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打敗他,而是像比爾?蓋茨那樣,友好地站到敵人的身邊去,把他變成自己的朋友,實現雙贏。
◎超越自我,從優秀到卓越,心態決定成敗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還是輕鬆的?這全依賴於我們怎麼去看待它。生活中會遇到各種煩惱,如果你擺脫不了它,那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擔子。生活的美好往往在我們生命中的每個轉角,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不回頭惋惜也不張望躊躇,放下煩惱和憂愁,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做正版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放點鹽,它就是鹹的;放點糖,它就是甜的。你放什麼,它就有什麼樣的味道。”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完全靠自己去調劑。還有人說:“人生就像一盤棋,每一個棋子都代表你生命走過的痕跡。無論有多麼危險,無論有多麼凶惡,哪怕最後隻剩下一個小小的卒子,也要堅持到最後,為自己的人生努力拚搏。”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正版的自己,不做盜版的別人。
我們不論做什麼事,不可能都盡善盡美,不可能合所有人的胃口,不要試圖讓所有的人都去喜歡你。任何一件事情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望。你就是你,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站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圈子裏看待自己,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總是在自己狹小的世界裏感受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失去了理性和思考,很容易衝動做事。如果我們從自己的小框框裏跳出來,將情緒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很美,有很多快樂和幸福你會帶給別人,別人也會帶給你。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有苦澀、艱難、挫折和坎坷,人生的道路如何走,完全取決於我們做人的心態。
人生是一個不斷戰勝自我從而達到新的人生高度的過程,要想活的精彩,就要有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曆練,自我成熟,自我超越。一件事情,如果我們舉棋不定時,應該果斷地采取試一試的態度,如果我們不去做,就不知道它的對錯,永遠體現不出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價值。
◆請愉快地工作,哪怕是假裝的
心態就是性格加態度。性格是一個人獨特而穩定的個性特征,它表現一個人對現實的心理認知和相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態度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應。
杯子裏有半杯水。有的人會說:“唉,隻有半杯水了。”而有的人則會說:“啊,還有半杯水呢!”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前者是消極心態,後者是積極心態。 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決定了你對事情會采取什麼樣的態度。人們透過你的態度就能夠看到你的心態。
有人抱怨現在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找不到樂趣,覺得生活和工作沒有意思。當然,擁有興趣,你會覺得更快樂,你會更有激情。可是,如果沒有健康積極的心態,即使你從事的是自己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真正地體驗工作中的樂趣,並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
興趣可以花時間慢慢從無到有地培養,樂趣卻是需要你用一顆樂觀的心去尋找和感受的。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熱愛你的工作就會變成一件容易的事。
在世界500強企業西門子公司裏流行這樣一句話——“請愉快地工作,哪怕是假裝的。”與其把工作當成痛苦,不如嚐試著去快樂地工作,同樣一件事情,當你換一種心態麵對的時候,也許情形就又完全不同了。
人隻有改變內在的心態,才能改變外在的世界。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信告誡自己的兒子說:“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快樂工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為了解人們對於同一件事情在態度上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的影響,心理學家到正在修建教堂的工地做實地調查。他分別問了三個忙碌的敲石工人一個相同的問題:“請問你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頭也不抬地回答:“你自己看不到嗎?我正敲石頭呢。這些該死的石頭特別硬,我的手都麻了,這真不是人幹的活兒。”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答道:“我正在修房子,這可真是件苦差事。要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我才不願意幹這樣的粗活?”
第三個工人則一臉愉快的表情:“我正參與修建這座宏偉華麗的大教堂。建成之後,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很辛苦,但我一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接受上帝的愛,心中便為這份工作感恩。”
若幹年後,心理學家在整理過去的調查記錄時,突然看到了這三個人的回答,三個不同的回答讓他產生了強烈的欲望,想去看看這三個工人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等他找到這三個工人的時候,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當年的第一個建築工人現在還是一個建築工人,仍然像從前一樣做著敲石頭砌牆的體力活;而在施工現場拿著圖紙的設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工人;至於第三個工人,心理學家很快就找到了,因為他現在已經是一家建築公司的老板,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第一個工人就事論事,低頭幹活不看路,他看不到工作有什麼樂趣,屬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人。
第二個工人把幹活看作是謀生的手段,工作的意義在於換得工作以外的東西。心理學家把這種工作動機叫做“外在動機”
第三個工人從一點一滴的工作中透視出未來的遠景,從平凡的努力中積累未來的成就。在他的手下矗立起來的宏偉教堂,是他的作品,是他的成就,是他的驕傲。對這樣的員工而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心理學家把這種工作動機叫作“內在動機”。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持內在工作動機的人,對工作更執著,更投入,更會享用工作本身的樂趣,也會更有成就。
美國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證明,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妥善應對各種煩惱。一個人,隻要能夠找到理由證明自己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就能很好地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人隻有改變內在的心態,才能改變外在的世界。一個人之所以出現消極心態,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種對待事物的正確觀念。對待事物正確的觀念是: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對自己沒有或者無法獲得的東西保持平常心。
積極心態是在改變消極心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改變心態來改變命運,現在已經成為可能,正如思想家詹姆斯所說:“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人類可以憑借改變態度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成功必備的8種心態
1.積極的心態
事物永遠是陰陽同存,積極的心態看到的永遠是事物好的一麵,而消極的心態隻看到不好的一麵。成功吸引成功,華爾街致富格言:要想致富就必須遠離蠢材,至少50米以外。
2.歸零的心態
生活就是不斷的重新再來,不歸零就不能進入新的財富分配,就不會持續性發展。
3.謙虛的心態
謙虛是人類最大的成就,謙虛讓你得到尊重,越飽滿的麥穗越彎腰。
4.學習的心態
學習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於廢料,隻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
5.合作的心態
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幹什麼,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
6.堅持的心態
執著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
7.付出的心態
也許你的付出不一定全部都能得到認可和回報,但你不付出將永遠沒有回報。
8.感恩的心態
感恩周圍的一切,包括坎坷、困難和我們的敵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周圍的一切就沒有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