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 挖祖墳(三)(2 / 3)

這些線索可能是從車窗扔出的飲料瓶、煙頭或者餐巾紙等等。

走完這五公裏的路程,我的塑料證物袋中果然收集到了不少沿途撿來的疑似物證。

其中有四根煙頭,這四根煙頭有三根都是玉溪煙,而且出現的地點相隔不遠。我能夠推斷,這三根煙頭或許就是盜墓賊扔出車外的。三人幾乎是同時抽的香煙,但是因為抽煙速度不同,所以將煙頭扔出車外的時間不同。不過即便如此,他們抽煙的速度相差也不是太大,因此三根煙頭被先後扔出車窗外以後,相距的距離也不是太遠。

還有一個空的紅牛易拉罐,這是在道路下山的方向左邊發現的,而且打開的易拉罐中還有殘留的飲料,顯然這易拉罐被扔的時間不長。因為在道路左邊發現的,我推測是駕駛員在夜間駕車,為了提神而飲用的。

還發現了三張餐巾紙,餐巾紙上都有明顯的油漬,油漬是那種紅色的辣椒油。看來應該是盜墓團夥在作案後,一起吃了同一種帶了辣椒油的食物後,擦拭嘴所留下的。

這些物證,都能從其中提取DNA。我想,如此龐大的盜墓團夥,必定有專業的犯罪分子進行組織,而且如此周詳的計劃盜墓行動,必定是一位盜墓的老手。那麼此人有過犯罪記錄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從DNA對比中,極有可能找到此人。

我將這些證物送往了司法鑒定中心,DNA的對比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在其中的一根玉溪煙頭上,技術員提取到的DNA,屬於一位名叫張兆柴的男人。

張兆柴今年52歲,他的犯罪履曆,簡直從他還未成年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可以說,他這一生都在犯罪,是職業犯罪分子。

而在他的‘輝煌曆史’中,那些扒竊搶劫就隻算是小打小鬧了,他曾經因為盜墓和販賣文物,三次進入監獄,今年年初才刑滿釋放。

那麼這樣的一個人,必定就成了我們重點的懷疑對象。

老呂看著張兆柴的照片說道:“這家夥一臉尖嘴猴腮的樣子,我看八九不離十了。”

我說道:“捉賊捉贓,捉奸捉雙。這張兆柴的確有巨大的嫌疑,但是我們還得拿到他盜墓的證據。而且還有個關鍵的問題,這個張兆柴現在在什麼地方?會不會因為作案後,已經逃離了萬州。”

老呂點頭說道:“你認為我們現在要如何去獲取他的犯罪證據?又要如何去尋找他的蹤跡呢?”

老呂的提問我並沒有感到反感,我也不會去說他為什麼不自己動腦子想一想,因為我本就是他的顧問。

我說道:“我想我們首先是應該找到那輛盜墓用的輕型卡車。在案發的兩天,我們可以調取318國道沿途的監控,如果在這兩個雨夜,都出現了同一輛輕卡,那麼這輛車是作案車輛的可能性就會很大。隻要尋找到這作案車輛,那麼在車輛之上,一定能夠找到作案的證據。同時也能通過車輛的主人,牽引出犯罪嫌疑人。”

老呂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麼辦,把偵破的重點就放到這嫌疑車輛上。”

老呂站起身子,正欲走出自己的辦公室去布置工作,我連忙說道:“別著急,我還有一個推測。”

老呂站在辦公桌前,說道:“什麼推測?”

我說道:“這個盜墓團夥組織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難道僅僅是為了盜取這一個古墓嗎?”

老呂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些人還會有下一步行動?”

我說道:“極有可能。而且他們作案的範圍,我想不僅僅會是萬州區內,肯定也會延伸到其他的區縣。而他們的作案目標,也是地處偏遠的古墓。我甚至認為,薛家祖墳不是他們第一次作案的地方,或許已經有多處古墓被掘。隻是作案人手法老練,利用大雨做掩護,即使是發現自家古墓坍塌,也以為是因為大雨的緣故,所以並未想到是盜墓賊而報警。或者是那些無人看管和後人隻有在年底才會去掛紙上香的古墓,即使已經被盜掘,但是沒被人發現,也無人報警而已。”

老呂聽後,一拍雙手,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們應當把周邊的古墓都做一個排查,確定出那些還沒有被盜掘,但是有盜掘價值的古墓,然後對其進行布控,守株待兔。”